古诗词网

风凋古木秋阴薄,月满寒山夜景虚。

杜荀鹤唐代〕《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

近来参谒陡生疏,因向云山僻处居。出为羁孤营粝食,
归同弟侄读生书。风凋古木秋阴薄,月满寒山夜景虚。
但得中兴知己在,算应身未老樵渔。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秋阴月满寒山夜景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 姓。
风 [ fěng ]
◎ 古同“”,讽刺。
    凋 diāo《國語辭典》

    凋 [ diāo ]

    1. 枯萎。《文选·左思·蜀都赋》:「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2. 衰落、衰颓。《文选·潘岳·怀旧赋》:「不幸短命,父子凋殒。」宋·陆游〈楼上醉书〉诗:「八年梁益凋朱颜,三更抚枕忽大叫。」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1.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2.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3.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4. 姓。如汉代有古霸。
    1.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木 mù《國語辭典》

    木 [ mù ]

    1. 树、木本植物的通称。如:「草木」、「树木」、「花木扶疏」。
    2. 木材。如:「朽木不可雕」、「棺木」、「寿木」。《书经·说命上》:「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从谏则圣。』」
    3. 棺材。如:「行将就木」。
    4.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5. 木星的简称。
    6. 姓。如晋朝有木华。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用木材制成的。如:「木椅」、「木屋」。
    2. 性情朴实。如:「刚毅木讷」。《新五代史·卷二二·梁臣传·牛存节传》:「存节为人木彊忠谨,太祖爱之。」
    3. 没有知觉的。如:「麻木」。
    4. 呆笨的。如:「钝头木脑」。
    1. 失去知觉、感觉。《红楼梦·第一○回》:「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
    秋阴(秋阴)
    唐 韦应物 效何水部二首 其二 夕漏起遥恨,虫响乱秋阴。
    唐 孙翃 奉酬张洪州九龄江上见赠 怅别秋阴尽,怀归客思长。
    唐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衮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 罗隐 汉江上作 云生岸谷秋阴合,树接帆樯晚思来。  ——《骈字类编》
    薄 báo/bó/bò《國語辭典》

    薄 [ ​bó ]

    讀音
    1. 不厚的。《詩經·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 稀疏的。南朝梁·何遜〈入塞示南府同僚詩〉:「薄雲巖際出,初月波中上。」
    3. 貧瘠、不肥沃。如:「薄田」。
    4. 微不足道。如:「薄禮」、「薄技」。
    5. 卑賤。如:「出身微薄」。
    6.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7. 不尊重。如:「輕薄」。
    1. 草木叢生的地方。《文選·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2. 簾子。《禮記·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
    3. 姓。如明代有薄珏。
    1. 減輕、減損。《左傳·成公十八年》:「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
    2. 迫近、接近。《文選·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3. 附著。《楚辭·屈原·九章·涉江》:「腥臊並御,芳不薄兮。」
    4. 侵入。《荀子·天論》:「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5. 鄙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1. 輕微的。《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薄 [ bò ]

    1. 參見「薄荷 」條。

    薄 [ ​báo ]

    語音
    1. 1的語音。
    月满(月滿)yuè mǎn
    (1).月圆。《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后汉书·丁鸿传》:“閒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 李贤 注:“月满先节谓未及望而满也。” 唐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秋月》:“云披玉绳浄,月满镜轮圆。” 元 杨维桢 《璚花珠月二名姬》诗:“月满十分珠有价,花开第一玉无瑕。”
    (2).比喻幸福团聚。 宋 陆游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诗:“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
    (3).足月。指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月份已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先时有 张嫗 者,尝往 周 家佣赁,野合有身,月满当孕,便遣出外,驻车屋下,产得儿。” 宋 欧阳修 《奏内降补僧官又三事》:“盖自 虫儿 言有娠,太后遣宫人善护之,日给緡钱二千以市可食物,如此,至其月满无娠,始加穷詰耳。”
    (4).泛指满限定的月数。《礼记·服问》“而反三年之葛” 唐 孔颖达 疏:“而反三年之葛者,此著麻月满还反服三年之葛也。”  ——《漢語大詞典》
    寒山 hán shān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诗》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无车马踪。” 唐 寒山 《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时人见 寒山 ,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宋 陆游 《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处士 赵宧光 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晋书·刘遐传》:“詔 遐 领 彭城 内史,与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讨 抚 ,战於 寒山 , 抚 败走。”
    (7).地名。在 广西 玉林县 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漢語大詞典》
    夜景 yè jǐng
    (1).指月光。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唐 韦应物 《晚登郡阁》诗:“春风偏送柳,夜景欲沉山。”
    (2).夜晚的景色。 潘漠华 《归后》诗:“满天的摇星,夜景远处朦胧。”  ——《漢語大詞典》
    虚 ( 虛 ) xū
    虚 [ xū ]
    1.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乘~而入。
    2. 不真实的:~伪。~假(jiǎ)。~妄。~惊。~夸。~构。~传。~张声势。
    3. 内心怯懦:做贼心~。
    4. 不自满:~心。谦~。~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
    5. 抽象的:~词。
    6. 衰弱:~弱。~胖。~汗。~脱。气~。血~。
    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8. 同“墟”,大丘。
    9. 同“圩”,集市。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