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趣向今成道,声华旧绝尘。

徐铉宋代〕《京使回自临川,得从兄书寄诗,依韵和

珍重还京使,殷勤话故人。别离长挂梦,宠禄不关身。
趣向今成道,声华旧绝尘。莫嗟客鬓老,诗句逐时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趣向成道声华绝尘

趣向(趣嚮)qù xiàng
亦作“ 趣嚮 ”。亦作“ 趣乡 ”。
(1).志趣;志向。 唐 杜牧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新唐书·陈子昂传》:“智者尚谋,愚者所不听,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此趣向之反也。”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学大原下》:“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嚮着心处如何。”
(2).好尚;兴味。 宋 梅尧臣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我闻二公趣向殊:一养月中物,一养 华亭 雏。”《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 西门庆 向 小玉 道:‘贼奴才,现今叫大娘,只是不应,怎的不是气我。’遂没些趣向,走出房去。”
亦作“ 趣嚮 ”。亦作“ 趣乡 ”。 1.去向;奔向。《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审其定问,知所趣向,须东西势合乃进。”《汉书·高帝纪上》“从间道走军” 唐 颜师古 注:“走谓趣向也。”《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 崔公 同举事,趣向 大梁 归。”
(2).引申指途径。 宋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之一:“ 光 今所言,正逆 介甫 之意。明知其不合也,然 光 与 介甫 趣嚮虽殊,大归则同。”
(3).向往;趋附。《汉书·燕剌王刘旦传》:“ 长安 中民趣乡之,正讙不可止。”《金史·选举志一》:“至於 唐 宋 ,进士盛焉。当时士君子之进,不由是涂则自以为慊,此由时君之好尚,故人心之趣向然也。” 清 杨岘 《〈燕下乡脞录〉序》:“夫 程 朱 大贤人也,人即至不肖有不趣嚮者谁与?”  ——《漢語大詞典》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1.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2.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1.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成道 chéng dào
犹成佛。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后汉书·襄楷传》:“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菩提树,出 摩伽陀国 ,在 摩訶菩提寺 ,盖 释迦如来 成道时树,一名思惟树。”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据说, 释迦 成道后,三七日间,为徒众讲《华严大经》。”  ——《漢語大詞典》
声华(聲華)shēng huá
犹言声誉荣耀。《淮南子·俶真训》:“今夫积惠重厚,累爱袭恩,以声华呕符嫗掩万民百姓,使知之訢訢然人乐其性者,仁也。” 唐 白居易 《晏坐闲吟》:“昔为 京洛 声华客,今作江湖老倒翁。” 清 钱谦益 《与王烟客书》:“老病日增,身世相弃,畏近城市,自窜於荒江墟落之间。人世声华,取次隔絶。” 李大钊 《青春》:“曾几何时,一代声华,都成尘土矣。”  ——《漢語大詞典》
旧 ( 舊 ) jiù
旧 [ jiù ]
  1. 过时的,与“”相对:~式。~俗。
  2.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衣服。~书。
  3.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居。~友。
  4.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怀念旧日情谊)。
绝尘(絶塵)jué chén
(1).脚不沾尘土。形容奔驰神速。《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絶尘,而 回 瞠若乎后矣。” 成玄英 疏:“奔逸絶尘,急走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评李杜》:“ 徐仲车 云:‘ 太白 之诗,神鹰瞥汉; 少陵 之诗,骏马絶尘。’” 清 刘大櫆 《〈郭昆甫时文〉序》:“天驥絶尘而奔,尾以蹇驴,不知其能同至焉否邪?”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新的 中国 诞生了,而且开始了绝尘的奔驰。”
(2).超脱尘俗。《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盖録其絶尘不反,同夫作者。” 刘良 注:“絶尘谓超尘离俗,往而不反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兴福·释昙翼》:“ 释曇翼 本 吴兴 餘杭 人,少而信悟,早有絶尘之操。” 宋 苏轼 《答黄鲁直书》:“意其超逸絶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 冰心 《寄小读者》九:“这屋里清雅绝尘,有加无已的花,把我围将起来。”
(3).犹绝迹,不见踪迹。《宋书·自序》:“间者 獯獫 扈横,掠剥边鄙,邮贩絶尘,坰介靡达。”
(4).良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絶尘,号为九逸。”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