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危阑,乱山无数碧。
青青杨柳丝丝雨,他乡又逢寒食。几度刘郎,当年曼倩,迢递水村烟驿。寻踪访迹。正马上相逢,杏花狼藉。惟有沙边,旧时鸥鹭似相识。
天涯流浪最久,十年何所事,幽愫历历。换字鹅归,看梅鹤去,回首征衫泪渍。新欢旧忆。笑客处如归,归处如客。独倚危阑,乱山无数碧。
天涯流浪最久,十年何所事,幽愫历历。换字鹅归,看梅鹤去,回首征衫泪渍。新欢旧忆。笑客处如归,归处如客。独倚危阑,乱山无数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独 ( 獨 ) dú
独 [ dú ]
-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老而无子:鳏寡孤~。
-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孤〕复姓。
-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倚 yǐ《國語辭典》
倚 [ yǐ ]
动- 靠、斜靠。如:「倚门而望」。《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 依仗、仗恃。如:「倚势欺人」。《书经·君陈》:「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
- 偏斜、侧偏。如:「不偏不倚」。《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 随著、配合。《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宋·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危 wēi《國語辭典》
危 [ wéi ]
形- 不安全。如:「危险」。《左传·昭公十八年》:「小国忘守则危,况有灾乎?」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
- 病重。如:「病危」、「垂危」。《隋书·卷六三·元寿传》:「又命其子舍危惙之母,为聚敛之行。」《聊斋志异·卷二·耿十八》:「新城耿十八,病危笃,自知不起。」
- 高耸的。《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宋·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诗:「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 正直的。如:「危言」、「危行」。
- 不正的、偏颇的。《荀子·荣辱》:「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
- 艰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 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 恐惧、不安。《战国策·西周策》:「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
- 伤害。《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汉·王充《论衡·答佞》:「谗以口害人,佞以事危人。」
- 屋脊。《史记·卷四四·魏世家》:「痤因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不如以生痤市。』」宋·苏轼〈凌虚台记〉:「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高出于屋之危而止。」
- 姓。如宋代有危祜。
阑 ( 闌 ) lán
阑 [ lán ]
- 同“栏”。
- 同“拦”。
- 〔~干〕a.同“栏杆”;b.纵横交错,参差错落,如“梦啼妆泪红~~”。
- 〔~入〕进入不应进去的地方,混进,如“无票不得~~。”
- 残,尽,晚:夜~人静。~珊。
乱 ( 亂 ) luàn
乱 [ luàn ]
- 没有秩序:~套。紊~。凌~。
-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 混淆:~伦。败常~俗。
- 任意随便:~吃。~跑。
-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 横渡:~流。
- 治理:~臣。
-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名-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 姓。如晋代有山涛。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无数(無數)wú shù
(1).无法计算。极言其多。《东观汉记·张堪》:“珍寳珠玉委积无数。” 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一:“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邻里间闻得此説,尽道‘希奇’,不约而同,无数的随着来看。”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无数轻蔑的嘘嘘声,打断了他的狡辩。”
(2).没有限定的数量或规定的次数。《周礼·春官·宗伯》:“男巫无数,女巫无数。”《管子·轻重乙》:“ 桓公 问於 管子 曰:‘衡有数乎?’ 管子 对曰:‘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礼记·礼器》:“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
(3).不知底细。如:心中无数。 ——《漢語大詞典》
(2).没有限定的数量或规定的次数。《周礼·春官·宗伯》:“男巫无数,女巫无数。”《管子·轻重乙》:“ 桓公 问於 管子 曰:‘衡有数乎?’ 管子 对曰:‘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礼记·礼器》:“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
(3).不知底细。如:心中无数。 ——《漢語大詞典》
碧 bì《國語辭典》
碧 [ bì ]
名- 青绿色的美石。《说文解字·玉部》:「碧,石之青美者。」《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碧,玉也。」
- 青绿色的。如:「碧草」、「碧波荡漾」。唐·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唐·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