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酿和气共结,天香缭绕。

陈郁宋代〕《绛都春

晴天媚晓。正禁苑乍暖,莺声娇小。柳拂玉阑,花映朱帘韶光早。熙朝多暇舒长昼。庆圣主、新颁飞诏。贻谋恩重,齐家有训,万邦仪表。
偏称宫闱欢笑。酿和气共结,天香缭绕。侍宴回车,韶部将迎金莲照。鸡鸣警戒丁宁了。但管取、咸常同道。东皇先报宜男,已生瑞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和气天香缭绕

酿 ( 釀 ) niàng
酿 [ niàng ]
  1. 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醋、酱油等:~造。~酒。~醋。
  2. 指酒:佳~。
  3. 蜜蜂做蜜:~蜜。
  4. 喻事情积渐而成:~成水灾。酝~。
和气(和氣)hé qì
(1).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韩非子·解老》:“孔窍虚,则和气日入。” 唐 刘商 《金井歌》:“文明化合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 宋 王安石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之一:“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
(2).引申指能导致吉利的祥瑞之气。 汉 王充 《论衡·讲瑞》:“瑞物皆起和气而生。”《朱子语类》卷一○六:“自古救荒只有两説:第一是感召和气,以致丰穰;其次只有储蓄之计。” 明 杨慎 《词品·雪辞》:“满天和气,太平有象。”
(3).温和的气度。《礼记·祭义》:“有和气者必有愉色。”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上:“ 伯淳 既见,和气蔼然见眉宇间。”
(4).指态度温和。《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刘君荐 极是为人和气,乡里见爱,都称他 刘官人 。” 老舍 《骆驼祥子》一:“﹝ 祥子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
(5).和睦融洽。 宋 陈师道 《南柯子·贺彭舍人黄堂成》词:“万家和气贺初成,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开宗义富贵孝义传》:“衣服不曾分你我,家中和气不曾分。” 赵树理 《登记》:“ 小晚 这一家……日子也过得,家里也和气。”
(6).指和睦的感情。《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 老舍 《茶馆》第一幕:“都是自己弟兄,别伤了和气呀!”
(7).犹元气;中气。中医谓人体内能使各器官发挥机能的原动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若销鑠精胆,蹙迫和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八:“清晨荣卫流行,法当省节语言,葆惜和气。” 明 陆深 《停骖录摘抄》:“﹝ 神宗 问﹞:‘闻卿摄生亦有道乎?’ 潞公 对:‘无他,臣但能任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事。’”
(8).指调和血气。 宋 叶适 《橘枝词记永嘉风土》之二:“只消一盏能和气,切莫多盃自害身。”  ——《漢語大詞典》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1.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2.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1.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1.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1.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1.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2.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1.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1.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1.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结 ( 結 ) jié/jiē
结 [ jié ]
  1. 系(),绾(wǎn ):~网。~绳。~扎。
  2. 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蝴蝶~。
  3. 聚,合:~晶。~识。~盟。~交。~集。~合。~党营私。
  4. 收束,完了(liǎo):~账。~局。~案。~果。~论。归根~底。
  5. 一种保证负责的字据:具~。
结 [ jiē ]
  1. 植物长果实:开花~果。~实。
天香 tiān xiāng
(1).芳香的美称。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图》:“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唐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天香生空虚,天乐鸣不歇。”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二:“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毳袍。”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无月见村火,有时闻天香。”
(2).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宋 刘克庄 《念奴娇·木犀》词:“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诗:“信有天香亦倾国,金罍在手莫辞乾。” 郭沫若 《梅花树下醉歌》:“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
(3).指宫廷中用的薰香;御香。 唐 皮日休 《送令狐补阙归朝》诗:“朝衣正在天香里,諫草应焚禁漏中。”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駟马宝车行赐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4).祭神、礼佛的香。 唐 沈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元旦侵晨,禁中 景阳 鐘罢,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穀於上穹。”
(5).指美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非止国色难亲,天香未遇,即强颜陋质之妇,能见几人。”参见“ 国色天香 ”。  ——《漢語大詞典》
缭绕(繚繞)liáo rào
(1).回环盘旋。《文选·潘岳〈射雉赋〉》:“周环回復,繚绕磐辟。” 徐爰 注:“皆回从往復不正之貌也。” 唐 孟郊 《古离别》诗:“松山云繚绕,萍路水分离。”《红楼梦》第十八回:“只见园中香烟繚绕,花彩繽纷……説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2).曲折围绕。《宋书·谢灵运传》:“復有水逕,繚绕回圆。”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汴京 河渠凡四:曰 蔡河 ,自 陈蔡 由西南 戴楼门 入京城,繚绕向东南, 陈州门 出。”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江村夏咏》词之七:“罨画 铜官 ,都繚绕吾庐左右。”
(3).缠绕。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蛛悬丝繚绕,鹊报语詀諵。”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二人之髮,交结为一,贯穿繚绕,猝不可解。” 萧红 《生死场》八:“当举着钓竿经过作浪的麦田时,她把竿头的绳线缭绕起来。”
(4).引申指纠缠不清。 宋 王明清 《摭青杂说》:“后半载, 贺承信 又以职事到 封州 将领司,事务繚绕,未得了毕。”
(5).衣袖飘扬貌。《文选·张衡〈南都赋〉》:“修袖繚绕而满庭,罗袜躡蹀而容与。” 吕向 注:“繚绕,飘颺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