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促拍未终南内曲,新腔忽过《小梁州》。

孙蕡明代〕《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我昨咸阳纵冶游,冶游烂熳遍西州。青山直抵双龙阙,绿水横过五凤楼。

南国佳人金错落,长安公子玉骅骝。银壶送酒青丝络,皓齿当筵白雪讴。

琵琶横笛空聒耳,唐姬搊筝妙无比。请弹一曲久含羞,呼唤百回方强起。

移柱相参雁成列,调弦未就人先喜。俯首斜拖珠步摇,向人高露春纤指。

楼高韵发响泠泠,急管悲歌一霎停。初听乍如风雨至,再弹还作凤凰鸣。

清如玉女钧天奏,壮似雕戈出塞声。涧水带冰时哽咽,春雷震石忽凭陵。

凭陵未已旋清悄,清悄渐凝声渐小。四座无言俱寂寥,馀音已断犹萦绕。

溶溶宛宛复悠悠,切切凄凄还窈窈。深闺断蚓怨寒宵,浅谷娇莺破春晓。

缠绵万恨与千愁,婉意柔情不肯休。蔡琰胡笳悲紫塞,班姬团扇掩清秋。

楼前皓月明如练,天外行云凝不流。促拍未终南内曲,新腔忽过《小梁州》。

梁州一摺月向午,唐姬此时心独苦。银甲悲深不忍弹,衷肠断尽无由语。

低笼翠袖揾香泪,翻使欢娱变悽楚。诉尽平生富与贫,可怜人世今成古。

忆昔开元正太平,儿家生长在天京。十三学舞曾惊座,十四搊筝能擅名。

玉貌羞花长窈窕,宫腰怯柳更轻盈。春寒不离鸳鸯枕,日晏方开孔雀屏。

五陵年少秦川客,争爱儿家好颜色。殢雨尤云最恼人,追欢买笑宁论直。

声名每出流辈上,风致独觉旁人惜。承恩况得登掖庭,宛转随龙侍君侧。

海晏河清久息兵,四夷宾贡尽充庭。炎方已见来丹荔,交趾还闻进雪鹦。

耀日香车连紫陌,飞云画栋列朱甍。空濛一片笙歌海,浩荡三春锦绣城。

骊山山上多楼阁,万户千门通碧落。大驾深居在九重,四时多暇惟行乐。

已营连昌胜结绮,复起芳凤齐花萼。壶飞玉女递更筹,舟戏金龙动鳞角。

侍臣传敕选娇容,特许儿家步辇从。宫扇影移花雨外,山呼声沸锦云中。

千株火树争明月,万炬金莲斗彩虹。《子夜》歌词翻《白雪》,《霓裳》舞队散旋风。

歌停舞歇徘徊久,银筝独进纤纤手。明眸丽质一当前,含颦美人俱在后。

数声清响动弦索,八面凉风生户牖。艳曲新裁萼绿华,中官催赐葡萄酒。

年年秋月复春花,多在宫中少在家。娇笑不愁宫监怒,艳妆长得阿姨誇。

朝游复道瞻天表,夜步西厢拜月牙。斗草经春陪虢国,藏阄竟夕伴昭华。

韶光忽逐流年转,野鹿衔花上林苑。铁骑东来凤阙空,金根西狩蛾眉远。

上方无复听宣召,新籍宁辞避差遣。约臂金环雨雪宽,凌波锦袜风埃蹇。

星移物换得无情,复向骊山悄地行。紫禁无人芳草合,瑶阶雨过绿苔生。

歌台索寞花千树,舞榭苍凉月半棂。绣阁秋阴连琐闼,铜仙清泪落金茎。

高梧陨翠莲飘玉,太乙勾陈看不足。百子楼寒雾影昏,长生殿古烟光绿。

宫墙瓦落见蒿莱,辇路尘生走麋鹿。舞马雕床恼梦思,花奴羯鼓惊心目。

故宅新人作宴游,内家红锦列缠头。珠帘绣柱俄成梦,凤管龙笙总是愁。

旧曲闻来眉自敛,盛年说着口应羞。飞蓬短鬓难禁白,老屋疏茅不柰秋。

舞衫长借邻人着,同伴相呼只推却。脸玉香随翠靥消,泪珠暗逐灯花落。

忧来倒插黄金凤,梦里时弹《白翎雀》。百感中来不自由,芳心一片从谁托。

唐姬言语一何长,句句凄其字字伤。满座闻之声唧唧,沾巾我亦为浪浪。

沧桑转瞬谁能识,富贵浮云安可常。览镜每闻悲素发,举杯长欲劝流光。

唐姬亦莫怀抱恶,自古佳人多命薄。倾城西子逐鸱夷,绝代明妃嫁沙漠。

尊前有酒且欢笑,身外閒愁付冥漠。皎月秋来几度圆,秾花春尽从渠落。

唐姬揽涕复陈情,请作《骊山老妓行》。桃李风前霜月下,长吟亦足慰平生。

不因水上琵琶语,那识江州司马名。为尔临风歌一曲,百年哀怨起秦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促拍南内新腔梁州》。

促拍 cù pāi
节奏急促的乐曲。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二:“乐部中有促拍催酒,谓之《三臺》。 唐 士云:‘ 蔡邕 自侍书御史,累迁尚书,不数日间,遍歷三臺。乐工以 邕 洞晓音律,故製曲以悦之。’”词曲中亦有冠以“促拍”之曲调名。如词中有《促拍采桑子》、《促拍满路花》;北曲《般涉调》中有《促拍令》,亦称《急曲子》。 宋 柳永 《浪淘沙令》词:“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清 洪升 《长生殿·舞盘》:“此曲散序六奏,止有歇拍而无流拍。中序六奏,有流拍而无促拍。”  ——《漢語大詞典》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1. 地支的第八位。
  2.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3. 姓。如汉代有未央。
  1.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2.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3.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南内 nán nèi
(1). 唐 代 长安 的 兴庆宫 。原系 玄宗 为藩王时故宅,后为宫,位于 大明宫 (东内)之南,故名。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西宫 南内 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新唐书·后妃传下·穆宗贞献萧皇后》:“初, 大和 中, 懿安太后 居 兴庆宫 ……帝每五日问安及岁时庆謁,率繇复道至 南内 。” 清 洪升 《长生殿·雨梦》:“朕自幸 蜀 还京,退居 南内 ,每日只是思想妃子。”
(2). 南宋 皇帝居住的地方。《宋史·舆服志六》:“中兴,服御惟务简省,宫殿尤朴。皇帝之居曰殿,总曰大内,又曰 南内 ,本 杭州 治也。 绍兴 初,创为之。”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官家恭请太上、太后来日就 南内 排当。”
(3). 明 代皇城中的小南城。 清 吴长元 《宸垣识略·皇城一》:“缎疋库库神庙,在内 东华门 外小南城,名 里新库 ,即 明 英宗 所居之 南内 。 永乐 中所谓 东苑 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 南内 汤池仍蔓草, 东陵 輦路又斜阳。”  ——《漢語大詞典》
曲 qū/qǔ《國語辭典》

曲 [ qū ]

  1. 拐弯的地方。如:「山曲」、「河曲」。唐·李白〈惜余春赋〉:「汉之曲兮江之潭。」
  2. 事理不直。如:「是非曲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3. 心中的隐情。如:「衷曲」、「心曲」、「互通款曲」。
  4. 偏僻的小地方。如:「乡曲」。唐·蒋防《霍小玉传》:「住在胜业坊古寺曲,甫上车门宅是也。」
  5. 局部、一部分。《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
  6. 养蚕的器具。《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
  7. 姓。如汉代有曲证。
  1. 弯折。如:「曲膝」、「曲突徙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通「屈」。
  1. 不直的。如:「曲线」、「曲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曲刃钩之,直兵推之。」
  2. 不正的、偏邪的。如:「歪曲」、「邪曲」。《战国策·赵策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
  1. 勉强的。如:「委曲求全」。《镜花缘·第四六回》:「甥女主意已定,务望舅舅曲从。」
  2. 周全、尽心尽力。如:「曲尽孝道」。《易经·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

曲 [ qǔ ]

  1. 乐歌。如:「歌曲」、「小曲」、「舞曲」、「曲高和寡」。唐·杜甫〈赠花卿〉诗:「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 文体名。中国古典韵文之一。元时最盛行,故称为「元曲」。分散曲、剧曲二种。
  3. 量词。计算歌曲、乐曲的单位。如:「高歌一曲」。五代十国南唐·李煜〈一斛珠·晚妆初过〉词:「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新腔 xīn qiāng
(1).指歌曲中新颖脱俗的腔调。 宋 黄庭坚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之四:“时时能度曲,秀句入新腔。” 清 洪升 《长生殿·舞盘》:“按新腔,度新腔,裊金裙,齐作留仙想。”
(2).比喻符合时代潮流的话。 陆文夫 《小巷深处》:“‘ 徐小姐 ,听说你这两年很抖呀。’ 朱国魂 努力想说点儿新腔,不小心又露出了这句老话。”  ——《漢語大詞典》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1.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2.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1.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1.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1.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过 [ guo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过 [ guō ]
  1. 姓。
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1.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1.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2.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3.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1.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1.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梁州 liáng zhōu
(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 华 阳 黑水 惟 梁州 。” 孔 传:“东据 华山 之南,西距 黑水 。”
(2). 唐 教坊曲名。后改编为小令。 唐 顾况 《李湖州孺人弹筝歌》:“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 秦 隔。” 宋 梅尧臣 《莫登楼》诗:“腰鼓百面红臂韝,先打《六么》《梁州》。”参阅 唐 张固 《幽闲鼓吹·元载》。参见“ 梁州令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