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起樯(起檣)qǐ qiáng
把樯帆竖起来。指启碇,开船。 唐 杜甫 《三韵》之二:“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起檣必椎牛,掛席集众功。” ——《漢語大詞典》
必 bì《國語辭典》
必 [ bì ]
副- 一定、肯定。如:「未必」、「务必」、「言必信,行必果。」《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唐·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假设、如果。《论语·颜渊》:「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 坚定、果决。《荀子·彊国》:「其刑罚重而信,其诛杀猛而必。」《韩非子·内储说上》:「是以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
- 姓。宋代有必赞,明代有必沙。
椎牛 zhuī niú
(1).谓击杀牛。《韩诗外传》卷七:“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亲存也。” 宋 黄庭坚 《明叔知县和示过家上冢二篇复次韵》:“且当置是事,椎牛会宾亲。” 周实 《岁暮杂感》诗:“安能跨凤寻仙侣,未必椎牛尽将才。”参见“ 槌牛 ”。
(2).见“ 椎牛恨 ”。 ——《漢語大詞典》
(2).见“ 椎牛恨 ”。 ——《漢語大詞典》
挂席 guà xí
亦作“掛席”。 犹挂帆。《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李善 注:“扬帆、挂席,其义一也。”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掛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宋 苏轼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词:“明日西风还掛席,唱我新词泪沾臆。” 郁达夫 《己未秋应外交官试被斥仓卒东行》诗:“明朝挂席 扶桑 去,回首中原事渺茫。” ——《漢語大詞典》
集 jí《國語辭典》
集 [ jí ]
動- 棲息。《詩經·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南朝宋·鮑照〈贈傅都曹別詩〉:「輕鴻戲江潭,孤鴈集洲沚。」
- 把散開的事物聚合在一起。如:「集合」、「聚集」、「籌集」、「集資」、「收集」。《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雲集響應,嬴糧而景從。」
- 市場、人口聚集舉行交易的地方。如:「市集」、「趕集」、「年集」。
- 地名用字。如:「張家集」。《儒林外史·第二回》:「話說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個鄉村,叫做薛家集。」
- 輯錄詩文等的書籍。如:「詩集」、「文集」。《文選·曹丕·與吳質書》:「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
- 量詞。計算叢書或影劇集系列的單位。如:「這齣戲今天播出第三集。」
- 中國傳統圖書四部分類的第四部,包括詩文等的作品稱為「集」。
众功(衆功)zhòng gōng
(1).各种功业、事业。《汉书·律历志》:“岁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釐百官,众功皆美。”
(2).众人之力。 唐 杜甫 《三韵三篇》之二:“起檣必椎牛,掛席集众功。” ——《漢語大詞典》
(2).众人之力。 唐 杜甫 《三韵三篇》之二:“起檣必椎牛,掛席集众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