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

杜甫唐代〕《最能行

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富豪有钱驾大舸,
贫穷取给行艓子。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
欹帆侧柁入波涛,撇漩捎濆无险阻。朝发白帝暮江陵,
顷来目击信有征。瞿塘漫天虎须怒,归州长年行最能。
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若道土无英俊才,
何得山有屈原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气量南风北客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乡 ( 鄉 ) xiāng
乡 [ xiāng ]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
  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
  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气量(氣量)qì liàng
(1).胸怀,度量。 唐 杜甫 《最能行》:“此乡之人气量窄,悮竞南风疎北客。”《宋史·吕蒙正传》:“上退谓左右曰:‘ 蒙正 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 蒙正 所荐,果称职。” 明 宋濂 《象山王君墓铭》:“至君尤敦厚有气量,为学务达大意。”
(2).指气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 武香楼 ﹞定一定神,勉强把他头塲文稿看了一遍,不住的击节赞赏道:‘气量宏大,允称元作,这回一定恭喜的了!’”  ——《漢語大詞典》
窄 zhǎi《國語辭典》

窄 [ ​zhǎi ]

  1. 狹小的。如:「狹窄」、「窄小」。《水滸傳·第七九回》:「騎一疋恨天低、嫌地窄、千里烏騅馬。」
  2. 窘迫的。宋·蘇軾〈雨後行菜圃〉詩:「艱難生理窄,一味敢專饗。」

窄 [ ​zé ]

讀音
  1. (一)​之讀音。
误 ( 誤 ) wù
误 [ wù ]
  1. 错,不正确:错~。失~。笔~。~差(chā)。
  2. 耽搁:耽~。
  3.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国。~人子弟。
  4.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伤。
竞 ( 競 ) jìng
竞 [ jìng ]
     ◎ 比赛,互相争胜:~争。~赛。~技。~选。
南风(南風)nán fēng
(1).从南向北刮的风。《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 毛 传:“南风谓之凯风。” 南朝 宋 孔灵符 《会稽记》:“ 弘 ( 郑弘 )识其神人也,曰:‘常患 若邪溪 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 清 宋琬 《三叹》诗:“ 黄河 涛浪山巃嵸,溯流五日皆南风。”
(2).古代乐曲名。相传为 虞舜 所作。《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辨乐解》:“昔者 舜 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琴谱〉序》:“拟《清庙》之古,賡《南风》之诗,圣人之制作也。”
(3).南方的乐曲。《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 杨伯峻 注:“北风、南风犹今云北曲、南曲也。” 清 吴乔 《雪夜感怀》诗:“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参见“ 南风不竞 ”。
(4).《诗经》中的国风。借指古代淳朴的诗风。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序》:“ 开元 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实由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
(5).指 南朝 诗的风格。 明 胡应麟 《诗薮·杂编·遗逸下》:“盖至是南风渐渍於北,而六代淫靡之音极矣。於是 唐 文挺出,一扫而汎空之。”
(6).南方的风气。 唐 杜甫 《最能行》:“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
(7).男风;男色。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一折:“俺大王爷最爱南风,我们献去做个头功,倒有重重的赏赐哩。”《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原来 安 进士, 杭州 人,喜尚南风,见书童儿唱的好,拉着他手儿两个一递一口吃酒。” 清 褚人获 《坚瓠五集》卷三:“美男破老,男色所从来远矣…… 闽 、 广 两 越 尤甚。京师所聚小唱最多,官府每宴,輒夺其尤者侍酒,以为盛事,俗呼为南风。”  ——《漢語大詞典》
疏 shū《國語辭典》

疏 [ shū ]

  1. 開通、使通暢。如:「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2. 分散、散開。如:「疏散人群」。
  3. 清除、排解。《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4. 刻鏤、雕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唐·張說〈蒲津橋贊〉:「又疏其舟閒,畫其鷁首。」
  1. 稀少、稀闊。如:「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幾戶人家」。
  2. 不親近、不熟悉。如:「人地生疏」、「親疏遠近」。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3. 粗心、不注意、不細密。如:「人為疏忽」。《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其於計疏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落下閎曆法極疏,蓋當時以為密耳。」
  4. 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5. 粗糙、不精細。《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1. 窗。《史記·卷二三·禮書》:「疏房床笫几席,所以養體也。」
  2. 窗上的刻鏤花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3. 蔬果。《淮南子·主術》:「夏取果蓏,秋畜疏食。」通「蔬」。

疏 [ shù ]

  1. 闡明經義或古注的文字。如:「注疏」、「義疏」。唐·柳冕〈與權德輿書〉:「其有明聖人之道,盡六經之意,而不能誦疏與注,一切棄之。」
  2. 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如:「上疏」。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簿,劉向傳經心事違。」
  3. 書信。唐·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詩:「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
  1. 分條陳述、記錄。《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

疏 [ ​sū ]

  1. (一)​之又音。
北客
唐 薛能 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 北客推车指蜀门,乾阳知已近临坤。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