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浑无数。

王国维近现代〕《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

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浑无数。日日沧浪亭畔路。西风林下,夕阳水际,独自寻诗去。
可怜愁与闲俱赴。待把尘劳截愁住。灯影幢幢天欲曙。闲中心事,忙中情味,并入西楼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江南秋色垂垂幽事无数

江南 jiāng nán
(1).指 长江 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 汉 以前一般指今 湖北省 长江 以南部分和 湖南省 、 江西省 一带;后来多指今 江苏 、 安徽 两省的南部和 浙江省 一带。《左传·昭公三年》:“王以田 江 南之 梦 。”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属本州。” 唐 张九龄 《感遇》诗:“ 江 南有丹橘,经冬犹緑林。”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復水是 江 南。” 周恩来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诗:“千古奇冤, 江 南一 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2). 南北朝 时, 南朝 与 北朝 隔 江 对峙,因称 南朝 及其统治下的地区为 江南 。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 江南 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南齐书·魏虏传》:“﹝ 拓拔宏 ﹞甚重 齐 人,常谓其臣下曰:‘ 江南 多好臣。’伪侍臣 李元凯 对曰:‘ 江南 多好臣,岁一易主; 江北 无好臣,而百年一主。’ 宏 大慙。”
(3). 南唐 建都 金陵 (今 南京市 ),后亦称 南唐 及其统治下的地区为 江南 。《宋史·世家传一·李煜》:“ 江南 伪主 李煜 ,承奕世之遗基,据偏方而窃号。”《宋史·世家传三·钱俶》:“﹝ 乾祐 ﹞三年, 江南 遣其将 查文徽 攻 福州 , 俶 发兵擒 文徽 。”  ——《漢語大詞典》
秋色 qiū sè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愴,松声断絶,百年几何,归于此别。”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支凝夜紫。”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 峻青 《秋色赋》:“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2).与秋时相应的颜色。指白色。《太平御览》卷二四引《礼记·月令》“立秋之日……天子居总章左个,乘白骆”注:“乘白骆,从秋色也。”  ——《漢語大詞典》
垂垂 chuí chuí
(1).渐渐。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元 耶律楚材 《和渔阳赵光祖》诗之二:“十年叹我垂垂老,万里怜君得得来。” 苏曼殊 《住西湖白云禅院》诗:“斋罢垂垂浑入定,菴前潭影落疎鐘。”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
(2).缓慢貌。 宋 岳飞 《过张溪赠张完》诗:“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3).低垂貌。 唐 薛能 《盩厔官舍新竹》诗:“心觉清凉体似吹,满风轻撼叶垂垂。”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宫柳垂垂碧照空,九门深处五云红。” 清 洪升 《长生殿·闻乐》:“乍凝眸,星斗垂垂似可拈。” 杨朔 《东风第一枝·非洲鼓》:“芒果正在火熟,满树累累垂垂挂着黄里透红的果实,看来是个丰收年。”
(4).下落貌。 宋 苏舜钦 《送人还吴江道中作》诗:“江云春重雨垂垂,索寞情怀送客归。” 宋 辛弃疾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词:“暗香横路雪垂垂。” 余其锵 《南社巨子多半凋零矣诗以恸之》:“百年涕泪垂垂尽,一代文章黯黯空。”
(5).延伸貌。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野色垂垂十餘里,草緑柔茵低迤邐。”
(6).忧戚貌。 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 次且 谓 郁离子 曰:‘子何为其垂垂也与?子非有愿欲於今之人也,何为其然也?’ 郁离子 仰天叹曰:‘小子焉知予哉?’”  ——《漢語大詞典》
暮 mù《國語辭典》

暮 [ mù ]

  1. 傍晚、太阳将落的时候。如:「日暮」。唐·杜甫〈石壕吏〉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1. 天晚的。如:「暮烟」、「暮色」。
  2. 晚、将尽的。如:「暮年」、「暮春」、「天寒岁暮」。
  3. 衰颓的。如:「暮气沉沉」。
算 suàn《國語辭典》

算 [ suàn ]

  1. 核计数目。如:「核算」、「结算」、「心算」、「推算」。
  2. 谋划、策划。如:「盘算」、「失算」、「打算」。
  3. 属于、当作。如:「这顿饭算我请客。」、「东西弄坏了,该算谁的?」
  4. 谋害。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夫人教我所算了他,我可下不的手。」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三折》:「有铁旛竿白正图了他财,又算他性命。」
  5. 当真、承认有效力。如:「说话算话」。《儒林外史·第六回》:「这都由他么?他算是个甚么东西!」
  6. 推测、料想。如:「算命」、「我算准了他一定会来。」
  7. 作罢、不再计较。如:「算了,多说无益。」《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十三妹想起他那两只手是方才撒溺裤裆的,连忙拦他道:『你那两只手,算了罢。』」
  1. 数目。《新唐书·卷二一六·吐蕃传上》:「其刑,虽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为鞭抶之,从喜怒,无常算。」
  2. 计策、谋略。如:「胜算」、「神机妙算」。唐·卢纶〈皇帝感词〉:「妙算干戈止,神谋宇宙清。」
  3. 古代用来计数的器具。《资治通鉴·卷二二八·唐纪四十四·德宗建中四年》:「吏执笔握算,入人室庐计其数。」同「筭 」。
  4. 寿命。如:「添算一纪」。《三国志·卷六三·吴书·赵达传》:「吾算讫尽某年月日,其终矣。」《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张委损花害人,花神奏闻上帝,已夺其算。」
  1. 表姑且当作是的意思。如:「他竟然如此大逆不道,算我没生这个儿子!」
  2. 表期盼后实现的意思。如:「经过一年的苦读,他总算如愿考上大学了。」
  3. 表肯定的意思。如:「你算是问对人了,他可是理财方面的专家。」
幽事 yōu shì
(1).幽景,胜景。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九:“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稠叠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明 高启 《咏轩》:“临楹一流睇,幽事忽满前。池草方依微,庭柯正葱芊。”
(2).雅事。 宋 杨万里 《癸亥上巳即事》诗:“晒书仍焙药,幽事也劳神。”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清斋幽事足,良会逸情兼。”  ——《漢語大詞典》
浑 ( 渾 ) hún
浑 [ hún ]
  1.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
  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
  3. 全,满:~身。~然。
  4.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
  5.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6. 姓。
无数(無數)wú shù
(1).无法计算。极言其多。《东观汉记·张堪》:“珍寳珠玉委积无数。” 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一:“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邻里间闻得此説,尽道‘希奇’,不约而同,无数的随着来看。”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无数轻蔑的嘘嘘声,打断了他的狡辩。”
(2).没有限定的数量或规定的次数。《周礼·春官·宗伯》:“男巫无数,女巫无数。”《管子·轻重乙》:“ 桓公 问於 管子 曰:‘衡有数乎?’ 管子 对曰:‘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礼记·礼器》:“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
(3).不知底细。如:心中无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