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文天祥宋代〕《平安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
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
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忠节

崎岖(崎嶇)qí qū
(1).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 汉 张衡 《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嶇。” 唐 元结 《宿无为观》诗:“ 九疑 山深几千里,峯谷崎嶇人不到。”《水浒传》第六八回:“员外初到山寨,未经战阵,山岭崎嶇,乘马不便,不可为前部先锋。” 峻青 《乡音》:“这二把手小车,在这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走着,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尖叫声。”
(2).困厄,历经险阻。《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 外迫蛮貉,内措 齐 晋 ,崎嶇彊国之间,最为弱小。” 唐 白居易 《赎鸡》诗:“与尔鏹三百,小惠何足论。莫学衔环雀,崎嶇谩报恩。” 宋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 唐 末 司空图 ,崎嶇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
(3).跋涉,奔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褒 地胄清华,才学优敏。后虽入关亦被礼遇,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崎嶇 巴 汉 间,屡以弱攻强。”《清平山堂话本·蓝桥记》:“ 蓝桥 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嶇上玉京?” 清 陈维嵩 《八声甘州·南耕斋中食鲥鱼作》词:“谢汝崎嶇万里,把浪花舞破,来慰晨飢。”《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仇一姓不仇一族论》:“ 明 之亡也,孤臣义士,崎嶇山海间,奔走国事,而迄无所补。”
(4).犹辗转。《南齐书·文学传论》:“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崎嶇牵引,直为偶説。”《梁书·文学传·任孝恭》:“家贫无书,常崎嶇从人假借。”
(5).形容情意缠绵或感情委婉曲折。《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西乌夜飞五》:“感郎崎嶇情,不復自顾虑。臂绳双入结,遂成同心去。” 南朝 梁 沈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我情已鬱紆,何用表崎嶇?”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嶇。”
(6).形容人意向诡秘。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嶇。” 杨伦 笺注:“崎嶇乃倜儻之反,谓人情叵测也。”  ——《漢語大詞典》
坎坷 kǎn kě
(1).高低不平貌。《汉书·扬雄传上》:“濊 南巢 之坎坷兮,易 豳 岐 之夷平。” 颜师古 注:“坎坷,不平貌。” 唐 韩愈 《合江亭》诗:“长綆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石震 《踏察纪事》:“走在这上面,就象半夜摸黑走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一样,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步一身冷汗。”
(2).比喻困顿不得志。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李 以定册立 武后 勋,恃宠任势, 王 恶而弹之,坐是见贬,坎坷以至于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纪存》:“余一生坎坷不遇,岂能自立耶?”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  ——《漢語大詞典》
不得志 bù dé zhì
谓志愿不能实现或欲望不能满足。《战国策·赵策四》:“若足下不得志於 宋 ,与国何敢望也?”《后汉书·彭宠传》:“﹝ 光武 ﹞及即位, 吴 汉 、 王梁 , 宠 之所遣,并为三公,而 宠 独无所加,愈怏怏不得志。”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宗回长老》:“有僧不得志於寺,诣 剑浦县 诉云。” 徐朔方 《〈长生殿〉前言》:“ 洪昇 是不得志的,他的交游却都是当代文学界的优秀人物。”  ——《漢語大詞典》
出入 chū rù
(1).出进。《诗·小雅·北山》:“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史记·项羽本纪》:“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关者,闭也。出入由门,关闭当审。” 唐 杜甫 《石壕吏》诗:“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幸喜得他家庄上有个大马圈,另开车门,出入方便。” 鲁迅 《呐喊·自序》:“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
(2).往来。《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 晋 出入,余唯利是视。” 杜预 注:“出入,犹往来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长桑君 亦知 扁鹊 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 扁鹊 私坐,閒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3).支出与收入。《荀子·富国》:“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臧餘,谓之称数。”《汉书·王陵传》:“天下钱穀一岁出入几何?” 宋 苏轼 《策别九》:“其财赋之出入,簿书之交错,纵横变化,足以为姦,而不可推究。”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你是我得力的管家,一应钱财出入,都是你经手。”
(4).劳逸;作息。《左传·昭公元年》:“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 孔颖达 疏:“出入,即逸劳也。”《后汉书·张霸传》:“﹝ 张霸 ﹞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 张曾子 ’。”
(5).指所估计之数可能或上或下,接近而并不等同。《韩非子·十过》:“ 献公 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 汉 王充 《论衡·气寿》:“ 武王 崩, 周公 居摄七年,復政退老,出入百岁矣。”
(6).谓或出或入,有相似处,亦有相异处。 宋 苏辙 《历代论四·梁武帝》:“ 东汉 以来佛法始入 中国 ,其道与《老子》相出入,皆《易》所谓形而上者。”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进学解》《答客难》也,《送穷文》《逐贫赋》也。小有出入,便成一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三·俞豹论诸葛》:“ 宋 郑如几 尝作《魏春秋》,其説与 俞 相出入。”
(7).谓弯曲,不平直。《韩非子·扬权》:“道不同於万物,德不同於阴阳,衡不同於轻重,绳不同於出入,和不同於燥湿,君不同於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
(8).犹言上报下达。《史记·五帝本纪》:“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 张守节 正义引 孔安国 曰:“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
(9).谓朝廷内外。指出将入相。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唐 杜甫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荣。”
(10).谓涉猎广博,融会贯通。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荆公新法新经》:“ 荆公 晚年删定字説,出入百家,语简而意深。” 宋 周庭筠 《〈东园丛说〉跋》:“平时上下论议,出入经传。”
(11).或进或出。比喻变化无定。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荆公新法新经》:“ 荆公 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 司马光 也;终始以为可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12).指女子嫁者与未嫁者。《礼记·大传》:“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 郑玄 注:“出入,女子子嫁者及在室者。” 孔颖达 疏:“女子子在室为入,适人为出。”
(13).特指呼吸。《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王冰 注:“出入,谓喘息也。”  ——《漢語大詞典》
四朝
唐 李郢 上裴晋公 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唐 崔涂 读庾信集 四朝十帝尽风流,建业长安两醉游。
唐 沈彬 纳省卷赠为首刘象 曾应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
宋 苏轼 送穆越州 四朝耆旧冰霜后,两郡风流水石间。  ——《骈字类编》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1.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2.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3.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4.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1.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2.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3.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4.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5.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6.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1.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2. 很、極。如:「老遠」、「老早」。
  1.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2.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忠节(忠節)zhōng jié
(1).忠贞的节操。《汉书·元后传》:“ 王氏 爵位日盛,唯 音 为修整,数諫正,有忠节。”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忠节克明,茂绩维嘉。” 昭梿 《啸亭杂录·孔王祠》引 清 永珹 《孔王祠》诗:“素帛全忠节,丹忱报亶聪。”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夫 楚 号雄区,人多忠节。”
(2).忠贞而有节操。《后汉书·周荣传》:“出为 潁川 太守,坐法,当下狱。 和帝 思 荣 忠节,左转 共 令。”
(3).指忠贞有节操的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褻。” 宋 文天祥 《平原》诗:“崎嶇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