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白衣送酒来,把菊卧东篱。

文天祥宋代〕《发彭城

今朝正重九,行人意迟迟。
回首戏马台,野花发葳蕤。
草埋范增塚,云见樊哙旗。
时节正如此,道路将何之。
我爱陶渊明,甲子题新诗。
白衣送酒来,把菊卧东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白衣送酒把菊东篱

白衣送酒 bái yī sòng jiǔ
指 晋 王弘 遣白衣使送酒酌 陶潜 的故事。 宋 苏轼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白衣送酒舞 渊明 ,急扫风轩洗破觥。”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二:“黄罗传柑之在元夜,白衣送酒之属重阳,以及 曲江 之三月三日, 驪山 之七月七夕,皆藉诗文得传。”参见“ 白衣人 ”。  ——《漢語大詞典》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把菊
名画录滕昌祐先本吴人随僖宗入蜀以文学从事常于所居树竹石把菊种名花异草木以资其画书陆龟蒙把菊赋序天随生宅荒少墙屋多隙地著图 所居前后皆树以把菊春苗恣肥得以采撷供左右杯案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旦暮犹责儿童辈拾掇而已 苏轼再过超然台诗躬持牛酒劳行役无复把菊嘲寒悭寄黄庭坚呻吟斋睡起诗见蔓莴下
又答永新宗令 石耳诗见萍齑下
又读方言诗荒畦把菊花犹用充羹臛诗朱子诗把菊成畦亦自春 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 把菊垂珠滴露红雨蛩相应语莎丛江袁易再次寿道韵诗青青把菊遍 庄隐者盘餐意不忘  ——《骈字类编》
卧 wò
卧 [ wò ]
  1.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2.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东篱(東籬)dōng lí
(1).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 杨炯 《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冯惟敏 《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僕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
(2).园圃名。 宋 陆游 《东篱记》:“ 放翁 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名之曰‘东篱’。” 宋 陆游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言归 镜湖 上,日日醉 东篱 。”自注:“ 东篱 ,予小圃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