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幸有山阴深密处,他年炼就九还丹。

文天祥宋代〕《借道冠有赋

病中萧散服黄冠,笑倒群儿指为弹。
秘监贺君曾道士,翰林苏子亦祠官。
酒壶钓具有时乐,茶灶笔床随处安。
幸有山阴深密处,他年炼就九还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幸有山阴深密他年九还丹

幸有 xìng yǒu
本有;正有。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三:“ 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宋 贺铸 《望湘人》词:“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漢語大詞典》
山阴(山陰)shān yīn
(1).山朝北的一面。《汉书·郊祀志上》“从阴道下” 唐 颜师古 注:“山南曰阳,山北曰阴。” 唐 姚合 《寄杨工部闻毘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诗:“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刘大白 《春雪》诗:“可怕的却是那些株守着岭北山阴的,甘心埋没在它底势力范围之下!”
(2). 晋 王羲之 的代称。 王羲之 曾居 会稽 山阴 ,故以代指。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文徵仲 得笔法於 巙子山 ,而参以 松雪 ,亦时为 黄 米 二家书,然皆非此公当行,惟小楷正书,即 山阴 在世,亦当虚高足一席。”  ——《漢語大詞典》
深密 shēn mì
(1).深沉缜密。谓内心掩藏很深。《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攸 深密有智防,自从 太祖 征伐,常谋謨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北史·齐纪上·神武帝》:“ 神武 性深密高岸,终日儼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 老舍 《牺牲》:“他的深密没能完全胜过他的简单,可是他必须要深密。”
(2).指关系深厚密切。《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仓头始自家人,情寄深密,及於后主,则是先朝旧人,以勤旧之劳,致此叨窃。”
(3).浓密。《宋书·薛安都传》:“所在皆棘榛深密,难为用师,故能久自保藏,屡为民患。”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绿》:“我又曾见过 杭州 虎跑寺 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迭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4).指地方、处所很隐蔽。《朱子语类》卷八七:“西北隅为屋漏,西南为奥……此是至深密之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文若虚 搬在一个深密谨慎的卧房里头去处。”
(5).深奥隐秘。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流汐涨》:“孩子实在不能理会那‘一百日’底深密意思。”  ——《漢語大詞典》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1. 居住:穴居野~。
  2.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4. 决定,决断:~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6. 止,隐退:~暑。
处 [ chù ]
  1. 地方:~~。~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好~。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他年 tā nián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漢語大詞典》
炼 ( 煉 ) liàn
炼 [ liàn ]
  1. 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钢。~焦。~油。~乳。~狱。锤~。
  2. 用心琢磨使精练:~字。~句。
就 jiù《國語辭典》

就 [ jiù ]

  1. 成功、完成。如:「造就人才」、「功成名就」。唐·魏征〈述怀〉诗:「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2. 从事。如:「就职」、「就业」。《水浒传·第四一回》:「科举不第,弃文就武。」
  3. 趋近、靠近。如:「避重就轻」、「就近照顾」。《易经·乾卦·文言曰》:「水流湿,火就燥。」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 因袭。如:「因陋就简」。晋·张华〈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表〉:「是以一皆因就,不敢有所改易。」
  5. 依顺、依从。如:「迁就」、「半推半就」。《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把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𦞂地揪住。」
  1. 即刻、马上。表示事情或动作很快就要发生。如:「你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一会儿就知道了。」
  2. 只、仅。如:「就剩下这一个了。」
  3. 表示肯定。如:「这就对了!」、「那就是他家。」
  4. 早已。如:「一个钟头前,我就来了。」
  5. 偏、偏偏。如:「我就不信我做不来。」
  1. 此、其。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1. 依照。如:「就事论事」、「就原来的规画加以调整。」
  1. 表承接、选择、让步等关系之词。如:「遇到红灯,就得停下来。」、「一到家,就去休息了。」、「你不同意,那就算了。」
  2. 纵使、即使。如:「你就不说,我也知道。」《儒林外史·第二回》:「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
九还丹(九還丹)jiǔ huán dān
即九转丹。《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吾有九还丹,可以点铅汞为黄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