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行乐登高台,凤绡翠幕重重开。
陈琏〔明代〕《十台怀古 其一 姑苏台》
吴王行乐登高台,凤绡翠幕重重开。更深歌舞宴西子,飘飘丝竹云边来。
渡溪铁骑纷如簇,台上犹歌乌夜曲。曲声未断越兵来,一旦欢娱梦蕉鹿。
蛾眉零落归何处,声色迷人孰能悟。千年遗址百花洲,犹说吴王旧行路。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吴王 wú wáng
(1).指 春秋 吴国 之主。亦特指 吴王 夫差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吴王 勇而轻,若启之,将亲门。”《国语·吴语》:“ 吴王 夫差 起师伐 越 。”《韩非子·喻老》:“ 句践 入宦於 吴 ,身执干戈,为 吴王 洗马。” 唐 李白 《乌栖曲》诗:“ 姑苏臺 上乌栖时, 吴王 宫里醉 西施 。” 清 鹅湖逸士 《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苏州 灵巖山 ,为 吴王 旧宫。”
(2). 明太祖 朱元璋 初期建立政权时的称号。《明史·太祖纪一》:“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 李善长 等率羣臣劝进,不允。固请,乃即 吴王 位。”
(3). 元 末起义军首领 张士诚 ,据有 吴中 ,号 吴王 。《明史·太祖纪一》:“是月, 张士诚 自称 吴王 。”
(4). 清 乾隆 间 苗 民起义军领袖 吴八月 的称号。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而 吴八月 据 平陇 ,遂称 吴王 。” ——《漢語大詞典》
(2). 明太祖 朱元璋 初期建立政权时的称号。《明史·太祖纪一》:“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 李善长 等率羣臣劝进,不允。固请,乃即 吴王 位。”
(3). 元 末起义军首领 张士诚 ,据有 吴中 ,号 吴王 。《明史·太祖纪一》:“是月, 张士诚 自称 吴王 。”
(4). 清 乾隆 间 苗 民起义军领袖 吴八月 的称号。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而 吴八月 据 平陇 ,遂称 吴王 。” ——《漢語大詞典》
行乐(行樂)xíng lè
(1).消遣娱乐;游戏取乐。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唐 杜甫 《宿昔》诗:“宫中行乐秘,少有外人知。” 明 汪廷讷 《狮吼记·狭游》:“今日乘此春光,山川秀朗,约他同 琴操 行乐一番。”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章:“用开水把人活活地烫死,做为自己行乐的手段。”
(2).见“ 行乐图 ”。
奏乐。 ——《漢語大詞典》
(2).见“ 行乐图 ”。
奏乐。 ——《漢語大詞典》
登高 dēng gāo
(1).升至高处。《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明 刘基 《旅兴》诗:“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 郁达夫 《采石矶》:“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
(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九日登高》:“ 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 长房 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 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 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九月九重阳节,古人登高的日子,我们正好有远足旅行,游览名胜。”
(3).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登高赋诗。”《隋书·元胄传》:“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古人登高不止重阳。 石虎 《鄴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 桓温 参军 张望 有《七日登高》诗, 韩退之 有《人日城南登高》诗,盖即《老子》所云‘众人熙熙,如登春臺’之意。”
(4).锦的别名。 晋 陆翙 《邺中记》:“锦有大登高小登高等名,工巧百数,不可胜计也。”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鄴 地登高之锦,自濯江波; 平阳 采桑之津,躬劳蚕月。” ——《漢語大詞典》
(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九日登高》:“ 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 长房 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 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 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九月九重阳节,古人登高的日子,我们正好有远足旅行,游览名胜。”
(3).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登高赋诗。”《隋书·元胄传》:“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古人登高不止重阳。 石虎 《鄴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 桓温 参军 张望 有《七日登高》诗, 韩退之 有《人日城南登高》诗,盖即《老子》所云‘众人熙熙,如登春臺’之意。”
(4).锦的别名。 晋 陆翙 《邺中记》:“锦有大登高小登高等名,工巧百数,不可胜计也。”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鄴 地登高之锦,自濯江波; 平阳 采桑之津,躬劳蚕月。” ——《漢語大詞典》
台 ( 檯 臺 颱 ) tái/tāi《國語辭典》
台 [ tāi ]
- 大陸地區浙江省台州、天台山等地之台的舊讀。
台 [ yí ]
動- 喜悅。《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通「怡」。
- 我。古人稱自己為「台」。《書經·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唐·盧肇〈漢堤〉詩:「流災降慝,天曷台怒。」
- 表示疑問的意思。相當於「何」、「什麼」。《書經·湯誓》:「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後漢書·四○·班彪傳下》:「罔光度而遺章,今其如台而獨闕也!」
- 姓。如明代有台元。
凤绡(鳳綃)fèng xiāo
有凤凰图案的绢绸。 金 刘仲伊 《谢孔遵席后堂画山水图》诗:“玉腕雪迴犀管细,宝煤香散凤綃空。” ——《漢語大詞典》
翠幕 cuì mù
(1).翠色的帷幕。 晋 潘岳 《藉田赋》:“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宋 柳永 《望海潮》词:“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报告戏情》:“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
(2).比喻苍翠浓荫的林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藉田》:“地广重畦浄,林芳翠幕悬。” 唐 苏颋 《奉和恩赐乐游园宴应制》:“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通。”《文汇报》1986.6.17:“略过了翠幕烟霞的 杭州 ,且舍下曲水流觞的 绍兴 ,休道行色匆匆,只为归心如箭。” ——《漢語大詞典》
(2).比喻苍翠浓荫的林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藉田》:“地广重畦浄,林芳翠幕悬。” 唐 苏颋 《奉和恩赐乐游园宴应制》:“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通。”《文汇报》1986.6.17:“略过了翠幕烟霞的 杭州 ,且舍下曲水流觞的 绍兴 ,休道行色匆匆,只为归心如箭。” ——《漢語大詞典》
重重 chóng chóng
表示程度非常深。《水浒传》第八一回:“ 高太尉 被俺哥哥活捉上山,不肯杀害,重重管待,送回京师。” 清 洪楝园 《警黄钟·邻逼》:“军士们,各收取他军梨花,带回本营,解还吾国,重重有赏。” 沈从文 《新湘行记》:“她重重盯了我一眼,似乎把我底子全估计出来了。”
(1).犹层层。《西京杂记》卷六:“洲上煔树一株,六十餘围,望之重重如盖。” 唐 张说 《同赵侍御望归舟》诗:“山庭迥迥面长川,江树重重极远烟。” 明 王九思 《蝶恋花·夏日》词:“门外长槐窗外竹。槐竹阴森,遶屋重重緑。” 刘大白 《再造·新秋杂感》:“一片片,一重重,蓬蓬松松,湿云满空。”
(2).形容事物繁多、浓密。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咸》:“受福重重,子孙蕃功。” 宋 叶适 《寄柳秘校》诗:“篱风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三国演义》第四五回:“遥望 江 南岸旗旛隐隐,戈戟重重,料是东 吴 已动兵矣。” 鲁迅 《伪自由书·崇实》:“专车队队 前门 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3).反复;屡屡。 唐 张籍 《秋山》诗:“草堂不闭石牀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唐 王建 《镜听词》:“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壻远行凭镜听。”
(4).指一阵阵。《西游补》第四回:“却説 行者 受此无端谤议,被了辱詈,重重怒起,便要上前厮杀。” ——《漢語大詞典》
(1).犹层层。《西京杂记》卷六:“洲上煔树一株,六十餘围,望之重重如盖。” 唐 张说 《同赵侍御望归舟》诗:“山庭迥迥面长川,江树重重极远烟。” 明 王九思 《蝶恋花·夏日》词:“门外长槐窗外竹。槐竹阴森,遶屋重重緑。” 刘大白 《再造·新秋杂感》:“一片片,一重重,蓬蓬松松,湿云满空。”
(2).形容事物繁多、浓密。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咸》:“受福重重,子孙蕃功。” 宋 叶适 《寄柳秘校》诗:“篱风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三国演义》第四五回:“遥望 江 南岸旗旛隐隐,戈戟重重,料是东 吴 已动兵矣。” 鲁迅 《伪自由书·崇实》:“专车队队 前门 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3).反复;屡屡。 唐 张籍 《秋山》诗:“草堂不闭石牀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唐 王建 《镜听词》:“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壻远行凭镜听。”
(4).指一阵阵。《西游补》第四回:“却説 行者 受此无端谤议,被了辱詈,重重怒起,便要上前厮杀。” ——《漢語大詞典》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 分割:对~。三十二~本。
- 通,使通:~导。~窍。
-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 扩大、发展:~扩。~拓。
- 发动或操纵:~动。~车。
- 起始:~始。~宗明义。
- 设置、建立:~创。~国。~设。
-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 支付:~销。~支。
- 沸腾,滚:~水。
- 举行:~运动会。
-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