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小艺尚如此,大道宁不然。

耶律楚材元代〕《琴道喻五十韵以勉忘忧进道

昔我学鼓琴,豪气凌青天。轻笑此小技,何必师成连。

宝架翻旧谱,对谱寻冰弦。自弹数十弄,以为无差肩。

有客来劝予,因举庄生篇。时君方诵书,轮扁居其前。

释椎而入请,何故读残编。上古已久矣,不得见圣贤。

遗书糟粕馀,与道云泥悬。臣年七十秋,双鬓如垂绵。

斲轮固小巧,巧性非方圆。心手两相应,不能语子焉。

是知圣人道,安得形言诠。至今千载间,此论不可迁。

琴书纸上语,妙趣焉能传?不学妄穿凿,是为谁之愆。

今方谒弭君,服膺乃拳拳。相对授指诀,初请歌水仙。

吟猱不踰矩,节奏能平平。起伏与神会,态状如云烟。

朝夕从之游,琴事得大全。小艺尚如此,大道宁不然。

当年嗜佛书,经论穷疏笺。公案助谈柄,卖弄猾头禅。

一遇万松师,驽骀蒙策鞭。委身事洒扫,抠衣且三年。

圆教摄万法,始觉担板偏。回视平昔学,尚未及埃涓。

渐能入堂奥,稍稍穷高坚。疑团一旦碎,桶底七八穿。

洪炉片雪飞,石上栽白莲。佛祖立下风,俯视威音先。

忘忧西域时,师我求真筌。经今十五春,进退犹迁延。

望涯自退缩,甘心嗟无缘。将求无价宝,未肯酬一钱。

未启半篑土,欲酌九仞泉。美玉付良工,良工得雕镌。

良金不受冶,徒费炉韝煽。闻君近好琴,停烛夜不眠。

弹之未期月,曲调能相联。君初未弹时,曾不知勾蠲。

学道亦如此,惟患无精专。谁无摩尼珠,谁无般若船。

立志勿犹豫,叩参宜勉旃。他时大彻悟,沛然如决川。

毛端吞巨海,芥子含大千。瞬息一世过,生死相萦缠。

此生不得觉,旷劫徒悲煎。吾言真药石,疗子沈疴痊。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小艺如此大道不然

小艺(小藝)xiǎo yì
(1).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2).小技艺。《淮南子·泰族训》:“小艺破道,小见不达。” 南朝 梁 沈约 《〈武帝集〉序》:“雕虫小艺,无累大道。”《旧唐书·薛登传》:“ 魏 之三祖,更好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 宋 吕大钧 《选小臣宿卫议》:“古之人君,不独有师有友,又有受教於我者焉。故疾医,小艺者也, 黄帝 师 奚伯 而教 雷公 。”  ——《漢語大詞典》
尚 shàng《國語辭典》

尚 [ shàng ]

  1. 尊崇、仰慕。如:「尚文」、「尚武」。《墨子·尚贤上》:「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 主管其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襄平侯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通「掌」。
  3. 仰攀婚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1. 犹、还。如:「他至今尚未结婚。」《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
  2. 尚且、况且。《老子·第二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 希望,表示祈求。如:「尚飨」。唐·韩愈〈汴州东 西水门记〉:「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来者知作之所始。」
  1. 姓。如汉代有尚长。
如此 rú cǐ
这样。《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驍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漢語大詞典》
大道 dà dào
(1).宽阔的道路。《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汉 班昭 《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郭小川 《乡村大道》诗:“乡村大道呵,我爱你的长远和宽阔。”
(2).指正常的传播途径。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小道快于大道,文件证实谣传。”
(3).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礼记·礼运》:“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与 三代 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汉书·司马迁传赞》:“又其是非颇繆於圣人,论大道则先 黄 老 而后六经。” 唐 柳宗元 《箕子碑》:“当 紂 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 清 戴名世 《送许亦士序》:“当大道沦散,士不知学,而一、二腐儒小生,区区抱独守残,沦落於穷巖断壑之中者,徒为世所嗤笑谩侮。”
(4).指自然法则。《庄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5).谓成仙之道。 唐 韦渠牟 《步虚词》诗之十:“大道何年学,真符比日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吕岩》:“ 巖 既篤志大道,游览名山,至 太华 ,遇 云房 ,知为异人。”
(6).泛指很高的道行。 清 袁枚 《新齐谐·镜山寺僧》:“﹝ 钱塘 王孝廉 ﹞语其戚曰:‘予前世 镜山寺 僧某也,修持数十年几成大道。’”  ——《漢語大詞典》
宁 ( 寧 ) níng/nìng/zhù《國語辭典》

宁 [ zhù ]

  1. 大門與屏風之間。《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宁。」
不然 bù rán
(1).不合理;不对。《诗·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朱熹 集传:“女之出言皆不合理,为谋又不久远。” 唐 柳宗元 《封建论》:“或者又以为:‘ 殷 周 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復议也。’是大不然。”
(2).不如此,不是这样。《论语·八佾》:“ 王孙贾 问曰:‘与其媚於奥,寧媚於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无所祷也。’” 邢昺 疏:“然,如此也。言我则不如世俗之言也。” 唐 韩愈 《短灯檠歌》:“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今有了本钱,自该还他去,有何可説?谁知狠人心性,却又不然。” 杨朔 《百花山》:“ 梁振江 却头一个参军。应该说是有觉悟吧,可又不然。在班里他跟谁都不合群。”
(3).不虞;意外。《墨子·辞过》:“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 孙诒让 间诂:“不然,谓非常之变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发 巴 蜀 之士各五百人以奉币,卫使者不然。”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不然之变也。”
(4).不许可。《左传·成公二年》:“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 杜预 注:“不见许。”
(5).不以为是。《二刻拍案惊奇》卷十:“虽是心里好生不然,却不能制得他,没奈他何。” 吴梦起 《兄弟俩》:“你看你这个人,哥儿俩为了小小不然的事,他还能记恨你一辈子?”
(6).不敬,不从命。然,通“ 戁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征伐以讨其不然。” 杜预 注:“不然,不用命。” 杨伯峻 注:“然读为戁……讨其不然亦犹 宣 二年《传》之‘伐不敬’。”按,《说文·心部》:“戁,敬也。”
(7).难道;不成。 宋 辛弃疾 《浣溪沙·种梅菊》词:“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须诗句与推排,不然唤近酒边来。” 张相 释:“言难道唤他过来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终不然为着一领蓝袍,却落后了戏彩斑衣!”
(8).连词。相当于“否则”。《国语·周语中》:“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后。不然,余何私於 卫侯 ?” 唐 陈标 《僧院牡丹》诗:“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种莲花。”《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除非他女儿不要嫁人便罢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 赵大爷 说了,我有这点诚心呢,他就帮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