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龙游卿云,首尾不一见。
邝露〔明代〕《咏草书势答董思白宗伯》
应龙游卿云,首尾不一见。纵横驭六气,出入乘万变。
天门俨威神,朱衣缨琼弁。草木待甲坼,鳞羽自联串。
鬼神任屈信,帝王迭兴禅。神潜道斯升,时亢理必贱。
胜境了莫追,过地岂再践。永言体诸身,可以谢善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应龙(應龍)yìng lóng
(1).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 禹 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楚辞·天问》:“河海应龙,何画何歷? 鮌 何所营? 禹 何所存?”《文选·班固〈答宾戏〉》:“应龙潜於潢污,鱼黿媟之。” 吕延济 注:“应龙,有翼之龙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清 龚自珍 《尊任》:“应龙入眢井,不瞑目以待鰍鱓之饱龙肉,而睫泪以哀井上之居民,岂得为应龙也哉!”
(2).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山海经·大荒东经》:“ 大荒 东北隅中,有山名曰 凶犁土丘 。 应龙 处南极,杀 蚩尤 与 夸父 ,不得復上。故下数旱。旱而为 应龙 之状,乃得大雨。”《后汉书·张衡传》:“夫 女魃 北而 应龙 翔,洪鼎声而军容息。” 李贤 注:“ 女魃 ,旱神也。 应龙 ,能兴云雨者也。” 宋 苏舜钦 《天平山》诗:“旱年或播洒,润可足九土,奈何但泓澄,未为 应龙 取。” ——《漢語大詞典》
(2).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山海经·大荒东经》:“ 大荒 东北隅中,有山名曰 凶犁土丘 。 应龙 处南极,杀 蚩尤 与 夸父 ,不得復上。故下数旱。旱而为 应龙 之状,乃得大雨。”《后汉书·张衡传》:“夫 女魃 北而 应龙 翔,洪鼎声而军容息。” 李贤 注:“ 女魃 ,旱神也。 应龙 ,能兴云雨者也。” 宋 苏舜钦 《天平山》诗:“旱年或播洒,润可足九土,奈何但泓澄,未为 应龙 取。” ——《漢語大詞典》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動-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卿云(卿雲)qīng yún
(1).即庆云。一种彩云,古人视为祥瑞。《竹书纪年》卷上:“十四年,卿云见,命 禹 代 虞 事。”《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见,喜气也。” 清 赵翼 《养疾未愈书感》诗:“岁晚沧江几回首,卿云五色丽高旻。”
(2).歌名。传说 虞舜 将禅位给 禹 时和百官一起唱的歌。《尚书大传》卷二:“ 舜 为宾客而 禹 为主人……于时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縵縵兮,日月光华,旦復旦兮。’” 郑玄 注:“卿,当为‘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 虞 歌《卿云》,则文於 唐 时。”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昔者《卿云》作歌於 虞舜 ,《白云》著词於 汉武 。”
(3). 汉 代辞赋家 司马相如 (字 长卿 )、 扬雄 (字 子云 )的并称。《南齐书·文学传论》:“ 卿 云 巨丽,升堂冠冕; 张 左 恢廓,登高不继。”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才冠 卿 云 ,智同 荀 郭 。” 宋 陆游 《答人贺赐第启》:“此盖伏遇某官学穷 游 夏 ,文媲 卿 云 。” ——《漢語大詞典》
(2).歌名。传说 虞舜 将禅位给 禹 时和百官一起唱的歌。《尚书大传》卷二:“ 舜 为宾客而 禹 为主人……于时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縵縵兮,日月光华,旦復旦兮。’” 郑玄 注:“卿,当为‘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 虞 歌《卿云》,则文於 唐 时。”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昔者《卿云》作歌於 虞舜 ,《白云》著词於 汉武 。”
(3). 汉 代辞赋家 司马相如 (字 长卿 )、 扬雄 (字 子云 )的并称。《南齐书·文学传论》:“ 卿 云 巨丽,升堂冠冕; 张 左 恢廓,登高不继。”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才冠 卿 云 ,智同 荀 郭 。” 宋 陆游 《答人贺赐第启》:“此盖伏遇某官学穷 游 夏 ,文媲 卿 云 。” ——《漢語大詞典》
首尾 shǒu wěi
(1).头和尾。 汉 班固 《答宾戏》:“卒不能攄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
(2).起头的部分和末尾的部分;前面的部分和后面的部分。《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张霸 ﹞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敍》为作首尾,凡百二篇。”《后汉书·西羌传论》:“驰骋东西,奔救首尾。”《三国志·魏志·锺会传》:“四面云集,首尾并进。”
(3).从开始到末了。 唐 颜真卿 《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首尾二载,冒暑渡 瀘 者凡一十八度。” 清 戴名世 《与余生书》:“今以 弘光 之帝 南京 , 隆武 之帝 闽越 , 永历 之帝两 粤 ,帝 滇 黔 ,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
(4).引申指事情的经过始末。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然尚恨有闕者,不为 许远 立传,又不载 雷万春 事首尾。” 唐 萧仿 《与浙东郑商绰大夫雪门生薛扶状》:“某自守孤直,蒙大夫眷奬最深,輒欲披陈其事,略言首尾。”
(5).比喻相呼应。《后汉书·班超传》:“ 超 守 槃橐城 ,与 忠 为首尾,士吏单少,拒守岁餘。”《新五代史·杂传三·锺传》:“ 江夏 伶人 杜洪 者,亦据 鄂州 , 杨行密 屡攻之, 洪 颇倚 传 为首尾。” 王闿运 《桂阳陈侍郎行状》:“﹝ 石保 ﹞为贼耳目,有众千餘,与 何禄 相首尾。”
(6).比喻关系密切,互有牵连。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四折:“这桩事可不道你也和他曾有首尾来。”《水浒传》第二六回:“原来县吏都是与 西门庆 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説,因此官吏通同计较道:‘这件事难以理问。’”
(7).指男女关系。《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况且他妻莫爱,他马莫骑,你既与那妇人没甚首尾,却如何与他同行同宿?”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 南都 方言……男女之私相通者,亦曰‘首尾’。”《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所以那全班女子弟,连 珍哥 ,倒有一大半是与 晁住 有首尾的。”
(8).犹首鼠。 王闿运 《陈夷务疏》:“不宜依违首尾。”
(9).指一手经办的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胡鸿 道:‘小人是老爷旧役,从来老实,不曾説谎,况此女是小人的首尾,小人怎得有差?’”《醒世姻缘传》第六回:“ 珍哥 做戏子的时节, 晁住 整日鬭牙磕他嘴不了。临买他的时,讲价钱,打夹账,都是他的首尾。”
(10).泛指事情。 ——《漢語大詞典》
(2).起头的部分和末尾的部分;前面的部分和后面的部分。《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张霸 ﹞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敍》为作首尾,凡百二篇。”《后汉书·西羌传论》:“驰骋东西,奔救首尾。”《三国志·魏志·锺会传》:“四面云集,首尾并进。”
(3).从开始到末了。 唐 颜真卿 《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首尾二载,冒暑渡 瀘 者凡一十八度。” 清 戴名世 《与余生书》:“今以 弘光 之帝 南京 , 隆武 之帝 闽越 , 永历 之帝两 粤 ,帝 滇 黔 ,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
(4).引申指事情的经过始末。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然尚恨有闕者,不为 许远 立传,又不载 雷万春 事首尾。” 唐 萧仿 《与浙东郑商绰大夫雪门生薛扶状》:“某自守孤直,蒙大夫眷奬最深,輒欲披陈其事,略言首尾。”
(5).比喻相呼应。《后汉书·班超传》:“ 超 守 槃橐城 ,与 忠 为首尾,士吏单少,拒守岁餘。”《新五代史·杂传三·锺传》:“ 江夏 伶人 杜洪 者,亦据 鄂州 , 杨行密 屡攻之, 洪 颇倚 传 为首尾。” 王闿运 《桂阳陈侍郎行状》:“﹝ 石保 ﹞为贼耳目,有众千餘,与 何禄 相首尾。”
(6).比喻关系密切,互有牵连。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四折:“这桩事可不道你也和他曾有首尾来。”《水浒传》第二六回:“原来县吏都是与 西门庆 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説,因此官吏通同计较道:‘这件事难以理问。’”
(7).指男女关系。《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况且他妻莫爱,他马莫骑,你既与那妇人没甚首尾,却如何与他同行同宿?”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 南都 方言……男女之私相通者,亦曰‘首尾’。”《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所以那全班女子弟,连 珍哥 ,倒有一大半是与 晁住 有首尾的。”
(8).犹首鼠。 王闿运 《陈夷务疏》:“不宜依违首尾。”
(9).指一手经办的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胡鸿 道:‘小人是老爷旧役,从来老实,不曾説谎,况此女是小人的首尾,小人怎得有差?’”《醒世姻缘传》第六回:“ 珍哥 做戏子的时节, 晁住 整日鬭牙磕他嘴不了。临买他的时,讲价钱,打夹账,都是他的首尾。”
(10).泛指事情。 ——《漢語大詞典》
不一 bù yī
(1).不相同;不一样。《管子·禁藏》:“赦罪而不一,德虽厚,不誉者多。” 晋 陆机 《豪士赋》:“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奏疏之名不一,曰上疏,曰上书,曰奏剳,曰奏状,曰奏议。”
(2).不统一;不专一。 晋 郭璞 《省刑疏》:“夫法令不一,则人情惑;职次数改,则覬覦生。” 宋 苏轼 《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至 庆历 二年,知州 郭志高 为诸处差来兵马,头项不一,军政不备。” 明 何景明 《何子·严治》:“夫民心不一则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格言·读书五失》:“夫为学之道,用志不能不一,用力不能不专。”
(3).同“ 不一一 ”。 明 归有光 《与宣仲济书》:“人去草草,明当奉晤,不一。”
(4).犹不只。 清 戴名世 《芥舟翁寿序》:“至於吾家之得寿者,项背相望,自邑志所载,及余所见,不一其人也。” ——《漢語大詞典》
(2).不统一;不专一。 晋 郭璞 《省刑疏》:“夫法令不一,则人情惑;职次数改,则覬覦生。” 宋 苏轼 《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至 庆历 二年,知州 郭志高 为诸处差来兵马,头项不一,军政不备。” 明 何景明 《何子·严治》:“夫民心不一则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格言·读书五失》:“夫为学之道,用志不能不一,用力不能不专。”
(3).同“ 不一一 ”。 明 归有光 《与宣仲济书》:“人去草草,明当奉晤,不一。”
(4).犹不只。 清 戴名世 《芥舟翁寿序》:“至於吾家之得寿者,项背相望,自邑志所载,及余所见,不一其人也。”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