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同僚有恶少,嘲谑语乱哤。

黄庭坚宋代〕《送彦孚主簿

斯文当两都,江夏世无双。
叔度初不言,汉庭望风降。
中间眇人物,潜伏老崆谾。
本朝开典礼,棫朴作株桩。
世父盛文藻,如陆海潘江。
三战士皆北,韔弓锦韬杠。
白衣受传诏,短命终萤窗。
梦升卧南阳,耆旧无两庞。
空鑱欧阳铭,松风悲陇泷。
四海群从间,尔来颇琤淙。
主簿吾宗秀,其能任为邦。
躯干虽眇小,勇沉鼎可扛。
择师别陈许,取友观羿逄。
折腰佐髯令,邑讼销吠尨。
时邀府中饮,下箔蜡烧釭。
红裳笑千金,清夜酒百缸。
同僚有恶少,嘲谑语乱哤。
君但隐几笑,诸老叹敦厖。
况乃工朱墨,气和信甚矼。
持此应时须,十年拥麾幢。
相逢常鞅掌,衙鼓趋(上鼔下夅)。
簿书败清谈,汗颜吏枞枞。
临分何以赠,要我赋兰茳。
黄华虽众笑,白雪不同腔。
野人甘芹味,敢馈厌羊羫。
顾子百短拙,饱腹戆胮肛。
惟思解官去,一丘事耕(右鬯下換ハ夊。
君当取富贵,钟鼓罗击撞。
伏藏鼪鼯径,犹想足音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同僚恶少嘲谑

同僚 tóng liáo
亦作“同竂”。
(1).旧时称同朝或同官署做官的人。《诗·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寮。” 毛 传:“寮,官也。”《新唐书·陆扆传》:“ 扆 工属辞,敏速若注射然,一时书命,同僚自以为不及。” 宋 苏轼 《留别叔通元弼坦夫》诗:“ 田三 昔同寮,向我每倾倒。”《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那 薛少府 不但廉谨仁慈,爱民如子,就是待那同僚,却也谦恭虚己。” 鲁迅 《呐喊·端午节》:“﹝ 方玄绰 ﹞直到听得同竂过分的奚落他们了,这才略有些小感慨。”
(2).泛指在机关任职的同事。 茅盾 《蚀·幻灭》十:“ 慧 请的客大半是同僚,也有她在外国时的朋友。”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恶少(惡少)è shào
品行恶劣的年轻男子。《荀子·修身》:“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 唐 杜甫 《锦树行》:“自古圣贤多薄命,姦雄恶少皆封侯。”《金史·刘焕传》:“捕二恶少杖於庭中。”《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张委 也不答应,同了 张霸 ,和那一班恶少,转身就走。”《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便是那年场门首的那班世家恶少,我也都指给你看了。一个个不管自己肚子里是一团粪草,只顾外面打扮得美服华冠,可不像个‘金漆马桶’!” 孙犁 《书的梦》:“这是一个典型的京华恶少,政界小人。”  ——《漢語大詞典》
嘲谑(嘲謔)cháo xuè
调笑戏谑。《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已矣平生事,咏歌盈篋笥。兼復相嘲謔,常与虚舟值。” 李善 注:“《苍頡篇》:‘啁,调也。’《字书》曰:‘嘲亦啁也。’《毛诗》曰:‘善戏謔兮。’” 宋 梅尧臣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诗之二:“嘲謔不觉夕,跨马月中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梦》:“﹝妇人﹞笑曰:‘我狐也。蒙君注念,心窃感纳。’ 毕 闻而喜,投以嘲謔。” 田汉 《关汉卿》第五场:“ 王和卿 , 汴京 人,也是位散曲大家,在大都做小官,跟 关汉卿 极要好,常常互相嘲谑。”  ——《漢語大詞典》
语 ( 語 ) yǔ/yù
语 [ yǔ ]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4. 说:细~。低~。
语 [ yù ]
  1. 告诉:不以~人。
乱 ( 亂 ) luàn
乱 [ luàn ]
  1. 没有秩序:~套。紊~。凌~。
  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3. 混淆:~伦。败常~俗。
  4. 任意随便:~吃。~跑。
  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6. 横渡:~流。
  7. 治理:~臣。
  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哤 máng《國語辭典》

哤 [ máng ]

  1. 言语杂乱。《国语·齐语》:「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