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父挟高才,甘为沟中断。
宫槐弄黄黄,莲叶绿婉婉。
时同二三友,竹轩凉夏晚。
驾言都城南,以望征车返。
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愁思令人瘦,举目道路远。
西风脱一叶,荐士闻乡选。
简书催渡河,宾客不得展。
亲忧对萱丛,妇病废巾盥。
言趋厌次城,鞭马倦长阪。
枣林蔽天日,交阴不容繖。
仰看实离离,忆见花纂纂。
异乡怀节物,不共斟酒盏。
举场下马入,深锁严龠管。
诸生所程书,捃束若稭秆。
蜜灯坐回环,丹砚精料柬。
披榛拔芝兰,断石收琰琬。
纷争一日事,声实溷端窾。
天球或弃遗,斗筲尚何算。
西归到官舍,尘土昏案版。
寒窗穿碧疏,润础闹苍藓。
诗书鹊巢翻,帷幔蛛丝罥。
果知兄未来,光阴坐晼晚。
昨蒙叔父报,亦叹音书简。
薄言使事重,激切被天遣。
逋流一方病,责任媲和扁。
咨询怀靡及,不遑暇息偃。
嚼冰进糜餐,冲雪踏层巘。
严霜八月飞,貂狐无余暖。
念嗟叔母刘,穷年寄甥馆。
尚怜公初黠,诱掖到昭宛。
庭坚薄才资,行又出町疃。
浮云与世疏,短绠及道浅。
匠伯首暂回,大樗终偃蹇。
学宫尸廪入,奉养阙丰腆。
学徒日新闻,孤陋犹旧典。
小材渠困我,持斲问轮扁。
大材我屈渠,越鸡当鹄卵。
未能引分去,恋禄幸苟免。
平生报一饱,从事极黾勉。
岂如不见收,放身就闲散。
思伯卧江南,无心趣轩冕。
庞翁迹颇亲,黄蘖门屡款。
斋余佛饭香,茶沸甘露满。
逢人问进退,余事寄一莞。
仲父挟高才,甘为沟中断。
青黄可牺樽,荐庙配瑚琏。
季父有逸兴,未尝入都辇。
临流呼钓船,拂石弄琴阮。
雍容从朋交,林下追游衍。
田园虽足乐,及时思还返。
阴寒木鸣条,望损倚门眼。
南枝喜鸣鹊,尺素托黄犬。
又以窀穸留,归期指姑洗。
寄声问僧护,儿发可以绾。
妙言对宾客,称渠万金产。
尔来弄笔砚,墨水恶翻建。
大字如栖鸦,已不作肥软。
鲁论未彻章,正苦诸叔嬾。
新诗开累纸,欲罢不能卷。
远怀托孤高,别思盈缱绻。
秋月明夜潮,柘浆冻金碗。
疏杵韵寒砧,幽泉流翠笕。
吟哦口垂涎,嚼味有余隽。
传示同好人,我家东床坦。
风烟意气生,挥毫写藤茧。
猎山穷鹑鴽,罩海极虾蚬。
银钩乱眼膜,嘉句渥肺脘。
且言伯在野,朋友必推挽。
五泰列清庙,圣绪今皇缵。
真儒运斗枢,道化迪天显。
朝论惜才难,逸民大搜猕。
岂闻任方物,包贡遗羽簳。
招车必翘趐,前席思謇謇。
王甥欲好怀,高意恐难转。
长篇题远筒,封寄泪空潸。
遥知云际开,灰飞黄锺管。
时同二三友,竹轩凉夏晚。
驾言都城南,以望征车返。
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愁思令人瘦,举目道路远。
西风脱一叶,荐士闻乡选。
简书催渡河,宾客不得展。
亲忧对萱丛,妇病废巾盥。
言趋厌次城,鞭马倦长阪。
枣林蔽天日,交阴不容繖。
仰看实离离,忆见花纂纂。
异乡怀节物,不共斟酒盏。
举场下马入,深锁严龠管。
诸生所程书,捃束若稭秆。
蜜灯坐回环,丹砚精料柬。
披榛拔芝兰,断石收琰琬。
纷争一日事,声实溷端窾。
天球或弃遗,斗筲尚何算。
西归到官舍,尘土昏案版。
寒窗穿碧疏,润础闹苍藓。
诗书鹊巢翻,帷幔蛛丝罥。
果知兄未来,光阴坐晼晚。
昨蒙叔父报,亦叹音书简。
薄言使事重,激切被天遣。
逋流一方病,责任媲和扁。
咨询怀靡及,不遑暇息偃。
嚼冰进糜餐,冲雪踏层巘。
严霜八月飞,貂狐无余暖。
念嗟叔母刘,穷年寄甥馆。
尚怜公初黠,诱掖到昭宛。
庭坚薄才资,行又出町疃。
浮云与世疏,短绠及道浅。
匠伯首暂回,大樗终偃蹇。
学宫尸廪入,奉养阙丰腆。
学徒日新闻,孤陋犹旧典。
小材渠困我,持斲问轮扁。
大材我屈渠,越鸡当鹄卵。
未能引分去,恋禄幸苟免。
平生报一饱,从事极黾勉。
岂如不见收,放身就闲散。
思伯卧江南,无心趣轩冕。
庞翁迹颇亲,黄蘖门屡款。
斋余佛饭香,茶沸甘露满。
逢人问进退,余事寄一莞。
仲父挟高才,甘为沟中断。
青黄可牺樽,荐庙配瑚琏。
季父有逸兴,未尝入都辇。
临流呼钓船,拂石弄琴阮。
雍容从朋交,林下追游衍。
田园虽足乐,及时思还返。
阴寒木鸣条,望损倚门眼。
南枝喜鸣鹊,尺素托黄犬。
又以窀穸留,归期指姑洗。
寄声问僧护,儿发可以绾。
妙言对宾客,称渠万金产。
尔来弄笔砚,墨水恶翻建。
大字如栖鸦,已不作肥软。
鲁论未彻章,正苦诸叔嬾。
新诗开累纸,欲罢不能卷。
远怀托孤高,别思盈缱绻。
秋月明夜潮,柘浆冻金碗。
疏杵韵寒砧,幽泉流翠笕。
吟哦口垂涎,嚼味有余隽。
传示同好人,我家东床坦。
风烟意气生,挥毫写藤茧。
猎山穷鹑鴽,罩海极虾蚬。
银钩乱眼膜,嘉句渥肺脘。
且言伯在野,朋友必推挽。
五泰列清庙,圣绪今皇缵。
真儒运斗枢,道化迪天显。
朝论惜才难,逸民大搜猕。
岂闻任方物,包贡遗羽簳。
招车必翘趐,前席思謇謇。
王甥欲好怀,高意恐难转。
长篇题远筒,封寄泪空潸。
遥知云际开,灰飞黄锺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仲父 zhòng fù
(1).古代称父亲的大弟。《释名·释亲属》:“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
(2). 春秋 时 齐桓公 尊 管仲 为仲父。《荀子·仲尼》:“﹝ 齐桓公 ﹞倓然见 管仲 之能足以託国也……遂立以为仲父。” 杨倞 注:“ 仲 者, 夷吾 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后因用以称 管仲 。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 齐桓 之霸,赖得 仲父 。”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三:“ 仲父 献诚言, 姜公 乃见猜。” 逯钦立 校注:“ 仲父 , 管仲 。” 清 钱谦益 《光禄大夫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铁山王公墓志铭》:“昔者, 伊生 五就,拜币聘于 有莘 ; 仲父 一匡,谢沟瀆于 堂阜 。”
(3).用于帝王对宰相重臣的尊称。《史记·吕不韦列传》:“ 庄襄王 即位三年,薨,太子 政 立为王,尊 吕不韦 为相国,号称‘仲父’。” 张守节 正义:“仲,中也,次父也。盖效 齐桓公 以 管仲 为仲父。”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秦始皇 ﹞乃立 焦 ( 茅焦 )为仲父,爵之为上卿。”《晋书·王导传》:“时 荆 扬 晏安,户口殷实, 导 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寧邦。於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
(4).指 孔丘 。 丘 字 仲尼 ,故称。《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钻 仲父 之遗训,览 老氏 之要言。” 李善 注:“ 仲父 , 仲尼 也。” ——《漢語大詞典》
(2). 春秋 时 齐桓公 尊 管仲 为仲父。《荀子·仲尼》:“﹝ 齐桓公 ﹞倓然见 管仲 之能足以託国也……遂立以为仲父。” 杨倞 注:“ 仲 者, 夷吾 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后因用以称 管仲 。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 齐桓 之霸,赖得 仲父 。”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三:“ 仲父 献诚言, 姜公 乃见猜。” 逯钦立 校注:“ 仲父 , 管仲 。” 清 钱谦益 《光禄大夫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铁山王公墓志铭》:“昔者, 伊生 五就,拜币聘于 有莘 ; 仲父 一匡,谢沟瀆于 堂阜 。”
(3).用于帝王对宰相重臣的尊称。《史记·吕不韦列传》:“ 庄襄王 即位三年,薨,太子 政 立为王,尊 吕不韦 为相国,号称‘仲父’。” 张守节 正义:“仲,中也,次父也。盖效 齐桓公 以 管仲 为仲父。”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秦始皇 ﹞乃立 焦 ( 茅焦 )为仲父,爵之为上卿。”《晋书·王导传》:“时 荆 扬 晏安,户口殷实, 导 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寧邦。於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
(4).指 孔丘 。 丘 字 仲尼 ,故称。《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钻 仲父 之遗训,览 老氏 之要言。” 李善 注:“ 仲父 , 仲尼 也。” ——《漢語大詞典》
挟 ( 挾 ) xié/jiā
挟 [ xié ]
- 用胳膊夹着:~持。~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制。~势(仗势)。
- 心里怀着(怨恨等):~恨。~怨。~嫌。
- ◎ 古同“夹”,从物体两边钳住。
高才 gāo cái
亦作“ 高材 ”。
(1).才智过人。《汉书·宣帝纪》:“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然则高才而无贵仕,饕餮而居大位,自古所叹,焉独 公明 而已哉!” 明 李东阳 《〈东泷遗稿〉序》:“盖先生始以经学魁天下,名翰林,高才博识,肆为丰溢奔放之辞。” 清 姚鼐 《朱竹君先生家传》:“先生与 伯思 皆高才耽酒。”
(2).指才智过人者。《孔丛子·答问》:“夫圣人者,诚高材美称也。” 唐 黄滔 《和吴学士对春雪献韦令公次韵》:“高才兴咏处,真宰答殊功。”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五:“亦以其公司之大,能备各种之资料,能吸集多数之高才,故惊天动地之新製,往往而见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三:“不过,像你这样的高才,我是没有资格教你的。” ——《漢語大詞典》
(1).才智过人。《汉书·宣帝纪》:“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然则高才而无贵仕,饕餮而居大位,自古所叹,焉独 公明 而已哉!” 明 李东阳 《〈东泷遗稿〉序》:“盖先生始以经学魁天下,名翰林,高才博识,肆为丰溢奔放之辞。” 清 姚鼐 《朱竹君先生家传》:“先生与 伯思 皆高才耽酒。”
(2).指才智过人者。《孔丛子·答问》:“夫圣人者,诚高材美称也。” 唐 黄滔 《和吴学士对春雪献韦令公次韵》:“高才兴咏处,真宰答殊功。”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五:“亦以其公司之大,能备各种之资料,能吸集多数之高才,故惊天动地之新製,往往而见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三:“不过,像你这样的高才,我是没有资格教你的。” ——《漢語大詞典》
甘 gān《國語辭典》
甘 [ gān ]
形- 甜美的。如:「味香甘甜」。《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五出》:「海南荔子味尤甘,杨娘娘偏喜啖。」
- 美好。《诗经·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 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晋·陶渊明〈有会而作诗〉:「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 姓。如秦代有甘茂。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顺遂。《左传·庄公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 乐意、情愿、自愿。如:「甘愿」、「甘拜下风」、「自甘堕落」。《诗经·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沟中(沟中)
孟子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而内之沟中 后汉书虞延传从女弟年在孩乳其母不能活之弃之沟中延闻其号声哀而收之养至成人 唐书李光颜传见沟下下 庄子百年之木破为牺樽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樽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 说苑召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则三军之虏也死之则名闻天下夫何为不死哉管子者天子之佐诸侯之相也死之则不免为沟中之瘠不死则功复用于天下夫何为死之哉王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 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骈字类编》
断 ( 斷 ) duàn
断 [ duàn ]
-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
-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
-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