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披襟 pī jīn
(1).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有风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宋 张景星 《秋日白鹭亭》诗:“开樽屏丝竹,披襟向萧籟。” 清 杜岕 《张大育头陀抱琴来同孟新听弹》诗:“一曲《涂山操》,披襟此日过。”
(2).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壮丁们在每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卫生衣……大框小洞,带片披襟,甚至有的一边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犹披心。谓推诚相与。《晋书·周顗传》:“ 伯仁 总角於东宫相遇,一面披襟,便许之三事,何图不幸自貽王法。”《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临海伏府君集〉序》:“与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诗:“入幕知 孙楚 ,披襟得 郑侨 。” 清 陈盟 《与亲友话旧》诗:“所愿故乡归有路,披襟重话再生欢。” ——《漢語大詞典》
(2).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壮丁们在每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卫生衣……大框小洞,带片披襟,甚至有的一边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犹披心。谓推诚相与。《晋书·周顗传》:“ 伯仁 总角於东宫相遇,一面披襟,便许之三事,何图不幸自貽王法。”《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临海伏府君集〉序》:“与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诗:“入幕知 孙楚 ,披襟得 郑侨 。” 清 陈盟 《与亲友话旧》诗:“所愿故乡归有路,披襟重话再生欢。” ——《漢語大詞典》
临江(临江)
谢灵运游名山志从临江楼步路南上二里馀左望湖中右傍长江 ——《分类字锦》
皋 gāo/háo《國語辭典》
皋 [ gāo ]
名- 水邊的低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牧隰皋。」《漢書·卷五一·賈山傳》:「江皋河瀕,雖有惡種,無不猥大。」
- 水田。《文選·潘岳·秋興賦》:「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唐·李善·注:「水田曰皋。」
- 高地。《楚辭·屈原·九章·涉江》:「步余馬兮山皋,邸余車兮方林。」
- 姓。如漢代有皋誨。
- 高大。《禮記·明堂位》:「大廟天子明堂,庫門天子皋門。」通「高」。
- 置於句首,表示拉長而緩慢的語氣。《禮記·禮運》:「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
万籁(萬籟)wàn lài
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南朝 齐 谢朓 《答王世子》诗:“苍云暗九重,北风吹万籟。”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西游记》第十七回:“万籟声寧,千山鸟絶。”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他会在万籁无声时大呼,也会在金鼓喧阗中沉默。” ——《漢語大詞典》
发空(發空)fā kōng
(1).感到空虚。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刚才,立在 中海 的桥上;现在,与个熟人坐在屋里;变动的急剧,使他心中发空;同时也发着些热气。”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九段:“只有在大风大雨的黑夜,半夜惊醒,她忽然会想:‘也许他早死在 日本 人手里了!’心里一阵发空,搂着孩子悄悄哭了。”
(2).指里面没有人。 峻青 《黎明的河边·看喜》:“栏里也有牛,囤子里也有粮食,可是,屋子里却总是发空。” ——《漢語大詞典》
(2).指里面没有人。 峻青 《黎明的河边·看喜》:“栏里也有牛,囤子里也有粮食,可是,屋子里却总是发空。” ——《漢語大詞典》
谷 ( 穀 ) gǔ《國語辭典》
谷 [ gǔ ]
名- 兩山間的水道或低地。如:「山谷」、「河谷」。《墨子·節用中》:「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於是利為舟楫。」《三國演義·第九○回》:「孔明棄車步行。忽到一山,望見一谷,形如長蛇,皆危峭石壁,並無樹木。」
- 窮困。《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 姓。如漢代有谷吉。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谷 [ yù ]
- 參見「吐谷渾 」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