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好鸟仍啸歌,晚花亦嫣然。

王炎宋代〕《寓居分宁去故乡千里不归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长

暧暧风日暖,林薄皆蕃鲜。
好鸟仍啸歌,晚花亦嫣然。
问之此可时,春莫将禁烟。
家家馔觞豆,拜扫墟墓间。
飞鸣乌攫肉,丛木挂纸钱。
而我独不乐,慨然坐长叹。
开编不能读,当馈不能餐。
豺獭尚有祭,谁忍忘其先。
念为贫所驱,随牒二十年。
少壮不可留,览镜将华颠。
空惭北山移,未表南阳阡。
阖门有百指,负郭无一廛。
坐此客异乡,归思空缠绵。
忆昔初筮仕,吾母犹朱颜。
三釜不及养,遽悲蓼莪篇。
侵寻岁月久,百感难具言。
伤心思宰木,清泪如流泉。
狐死必首丘,古人亦重迁。
况我虽宦游,十世家星川。
亲朋日在眼,可以相周旋。
土风有不同,客意终未安。
花落草凄凄,青山啼杜鹃。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好鸟啸歌晚花嫣然

好鸟
美丽的鸟  ——《整理自网络》
仍 réng《國語辭典》

仍 [ réng ]

  1. 因循、沿袭。《文选·张衡·思玄赋》:「夫吉凶之相仍兮,怕反庂而靡所。」唐·柳宗元〈封建论〉:「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
  1. 屡次、频频。《国语·周语下》:「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汉书·卷九·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
  2. 依然、还。如:「他的病仍不见好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 于是、因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崔祖思友善……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
啸歌(嘯歌)xiào gē
长啸歌吟。《诗·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宋 王安石 《如归亭顺风》诗:“篙师昼卧自啸歌,戏彼挽舟行復止。” 清 曹寅 《和些山冬至前三日咏东轩竹见寄》诗之五:“红栏碧浪争清福,道服芒鞋接啸歌。”  ——《漢語大詞典》
晚花(晚花)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其四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唐 元稹 解秋十首 其七 寒竹秋雨重,凌霄晚花落。
唐 唐彦谦 野行 蝶恋晚花终不去,鸥逢春水固难飞。
唐 周朴 送梁道士 晚花霜后落,山雨夜深寒。
唐 郑畋 题缑山王子晋庙 晚花珠弄蕊,春茹玉生苗。  ——《骈字类编》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嫣然 yān rán
(1).美好貌。 南朝 梁 沈约 《四时白紵歌·夏白紵》:“嫣然宛转乱心神,非子之故欲谁因。” 宋 范成大 《岭上红梅》诗:“满城桃李各嫣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明 王錂 《春芜记·瞥见》:“纤腰束素更嫣然,并香肩瑶阶踏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视之,年十六七,窈窕秀弱,风致嫣然。”《红楼梦》第一一○回:“回头又看 宝琴 等也都是淡素妆饰,丰韵嫣然。”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而最漂亮的还是她那双忧郁的嫣然动人的眼睛。”
(2).娇媚的笑态。 宋 苏轼 《续丽人行》:“若教回首却嫣然, 阳城 下蔡 俱风靡。” 宋 贺铸 《木兰花》词:“嫣然何啻千金价,意远态閒难入画。”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至 乾隆 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既揭,相视嫣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