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挟纩如怀冰,夕息忆重衾。

黄庭坚宋代〕《陈吉老县丞同知命弟游青原谒思禅师予以簿领

天高万物肃,虚寂在川岑。
肃此尘外轸,随山上岖嶔。
列宿正参差,凝霜露衣襟。
惊鸟纵横去,孤猿拥条吟。
不睹白日景,惟睹松柏阴。
南州实炎德,肴羞香森沈。
芳草亦未老,黄花如散金。
中有冥寂士,上有嘉树林。
遗挂犹在壁,靡靡如面命。
阿阁三重阶,旷望何高深。
能使高兴尽,山水有清音。
所在可游盘,春酝时献斟。
玄云拖朱阁,小雨遂成霖。
挟纩如怀冰,夕息忆重衾。
瞽夫违盛观,何用慰我心。
孤灯暖幽幔,愿言思所钦。
良游常蹉跎,贱与老相寻。
佳人殊未来,忽忘逝景侵。
南荣戒其多,离思故难任。
明月难暗投,聊欲投吾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挟纩怀冰夕息重衾

挟纩(挾纊)jiā kuàng
(1).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 杜预 注:“纊,绵也。言説(悦)以忘寒。” 晋 潘岳 《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寒士挟纊。”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纊,组练三千。” 清 秋瑾 《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纊。”
(2).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绵》:“其治丝餘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纊。”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怀冰(懷冰)huái bīng
(1).比喻高洁。《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周苛 慷慨,心若怀冰。” 李善 注引 应劭 《风俗通》:“言人清高,如冰之洁。”《南史·陆慧晓传》:“ 王思远 恆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 桐柏 幽奇,代有贞士。 陈 曹 怀冰,嚉若松榯。”
(2).形容寒冷。 晋 张华 《杂诗》:“重衾无暖气,挟纊如怀冰。”
(3).引申为懍慄戒惧。《宋书·郑鲜之传》:“夙夜怀冰,敢忘其惧。”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岁暮漕事起,皆怀冰卧薪,惴不自保。”  ——《漢語大詞典》
夕息
虑思道孤鸿赋晨沐清露安趾徐步夕息芳洲延颈乘流 陆机从军行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韦骆宾王诗朝驱疲斥堠夕息倦樵歌 应物送洛阳韩丞东游诗见朝游下  ——《骈字类编》
忆 ( 憶 ) yì
忆 [ yì ]
  1. 回想,想念:回~。追~。~苦思甜。
  2.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重衾 chóng qīn
两层被子。《文选·张华〈杂诗〉》:“重衾无暖气,挟纊如怀冰。” 吕延济 注:“衾,被也。” 宋 周邦彦 《尉迟杯·离恨》词:“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