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白眼对俗徒,醉帽坐攲侧。

黄庭坚宋代〕《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

初侯一亩宫,风雨到卧席。
前日筑短垣,昨日始封植。
平生岁寒心,乐见岁寒色。
翩翩佳公子,为致一窗碧。
忆公来相居,筮吉龟墨食。
人言陋如何,我自适其适。
白眼对俗徒,醉帽坐攲侧。
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
阿堵绝往还,此君是宾客。
清风吹月来,懽甚齿折屐。
有节似见圣,无言谅知默。
数回长者车,犹恨地未僻。
阴雨打叶时,曲肱自宴息。
心游万物初,何处寻辙迹。
从来修竹林,乃是逸民国。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白眼俗徒醉帽

白眼 bái yǎn
(1).多白的眼睛。《易·说卦》:“其於人也,为寡髮,为广顙,为多白眼。” 孔颖达 疏:“取躁人之眼,其色多白者。”《新唐书·藩镇传·张公素》:“詔 张公素 为节度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暴厉,眸子多白, 燕 人号‘白眼相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质王好音律》:“又余有狠僕某,王默告余曰:‘其人多白眼,瞳子眊焉,非纯正者。’”
(2).露出眼白。表示鄙薄或厌恶。《晋书·阮籍传》:“ 籍 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唐 王维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论心》:“论交岂为黄金变,閲世惟将白眼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我以人不齿数故,遂与母偕隐;今又返而依人,谁不加白眼?” 鲁迅 《哀范君》诗之一:“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鷄虫。”  ——《漢語大詞典》
对 ( 對 ) duì
对 [ duì ]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2. 朝着:~酒当歌。
  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4. 跟,和:~他商量一下。
  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7. 看待,应付:~待。
  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12. 平分,一半:~开。
  13. 搀和(多指液体):~水。
  14. 量词,双:一~鹦鹉。
俗徒 sú tú
庸俗之人。 唐 杨炯 《宴族人杨八宅序》:“夫俗徒扰扰,天下喧喧。风云竭而交道衰,势利行而小人长。”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结髮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  ——《漢語大詞典》
醉帽 zuì mào
醉汉的帽子。 宋 陆游 《梅花绝句》之十:“今年真负此花时,醉帽何曾插一枝。”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卖花声断 蓝桥 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漢語大詞典》
坐 zuò《國語辭典》

坐 [ zuò ]

  1. 彎曲下肢,將臀部附著在座位上休息。與站相對。如:「坐下」、「坐在椅子上」。
  2. 古人席地而坐時兩膝著地,故亦稱跪為「坐」。《禮記·玉藻》:「退則坐取屨。」唐·孔穎達·正義:「坐,跪也。」
  3. 居、處。如:「坐落」、「坐北朝南」、「坐二望一」。
  4. 搭乘。如:「坐車」、「坐船」。
  5. 干犯。如:「坐法當死」。
  6. 處斷、定罪。如:「連坐」、「坐死」。《韓非子·定法》:「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隋書·卷八三·西域傳·吐谷渾傳》:「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則徵物以贖罪。」
  7. 北平、河北、天津方言。指物體重心極力向下壓。如:「這房子向下坐了。」
  8. 蒞臨。參見「坐殿」、「坐堂」等條。
  1. 席位。《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通「座」。
  1. 堅守不去。參見「坐鎮」、「坐索」等條。
  2. 比喻平白的、不勞而獲的。如:「坐享其成」、「坐收漁利」。
  1. 因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羅反,被誅。」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攲 qī/yǐ/jī《國語辭典》

攲 [ qī ]

  1. 倾斜、倚靠。如:「攲侧」。宋·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词:「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侧 ( 側 ) cè/zè/zhāi
侧 [ cè ]
  1. 旁:~面。~影。~门。~室。~翼。~记(关于某些活动的侧面的报道)。
  2. 斜着:~重(zhòng )(偏重)。~射。~卧。~枝。~芽。辗转反~。
  3. 卑陋:~陋(a.偏僻简陋;b.指地位低下)。
侧 [ zè ]
     ◎ 同“”。
侧 [ zhāi ]
  1. 〔~歪〕倾斜,如“你看那人~~着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