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见日出,乞饭从头律。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
真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
过去已过去,未来何用算。
兀然无事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工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蓄一粒,逢饭但知骂。
世间多事,人事相趁,浑不及我,不乐生天,亦不受福田。
饥来一钵饭,困来展脚眠。
愚人以为笑,智者谓之然。
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
要去如是去,要住如是住。
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袴。
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
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链。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
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
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
举头见日出,乞饭从头律。
将功用功,展转冥蒙。
取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用心传。
更有一语,无过直与。
细极毫末,大无方所。
本自圆成,不劳机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常秋。
山云当幕,夜月为勾。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
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月水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真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
过去已过去,未来何用算。
兀然无事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工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蓄一粒,逢饭但知骂。
世间多事,人事相趁,浑不及我,不乐生天,亦不受福田。
饥来一钵饭,困来展脚眠。
愚人以为笑,智者谓之然。
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
要去如是去,要住如是住。
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袴。
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
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链。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
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
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
举头见日出,乞饭从头律。
将功用功,展转冥蒙。
取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用心传。
更有一语,无过直与。
细极毫末,大无方所。
本自圆成,不劳机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常秋。
山云当幕,夜月为勾。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
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月水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举 ( 舉 ) jǔ
举 [ jǔ ]
-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 发起,兴办:~义。~办。创~。
- 提出:~要。~例。
- 推选,推荐:推~。荐~。
- 全:~国。~世。~家。
-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 攻克:“一战而~鄢、郢”。
头 ( 頭 ) tóu/tou
头 [ tóu ]
-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 首领:~子。~目。
- 方面:他们是一~的。
-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日出 rì chū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整理自网络》
乞饭(乞飯)qǐ fàn
讨饭。 汉 王充 《论衡·纪妖》:“ 晋 公子 重耳 失国,乏食於道,从耕者乞饭。” 唐 王维 《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诗:“乞饭从 香积 ,裁衣学水田。”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诗之十:“瓢空且乞饭,儿寒教补破。” ——《漢語大詞典》
从头(從頭)cóng tóu
(1).从最初开始。 唐 白居易 《杂曲歌辞·可满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宋 陈亮 《贺新郎·酬辛幼安》词:“离乱从头説,爱吾民,金繒不爱,蔓藤累葛。” 元 王元鼎 《雁传书》套曲:“从今打破风流阵,一句句从头自忖。” 徐迟 《鱼的神话》:“您从头说吧,请您快说。”
(2).重新开始。 元 王实甫 《集贤宾·退隐》曲:“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週遍又从头。”《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小夫人把适来説的话,从头细説一遍。”
(3).犹当头。劈头盖脸。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王熊 为 泽州 都督……百姓歌曰:见钱满面喜,无鏹从头喝。” ——《漢語大詞典》
(2).重新开始。 元 王实甫 《集贤宾·退隐》曲:“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週遍又从头。”《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小夫人把适来説的话,从头细説一遍。”
(3).犹当头。劈头盖脸。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王熊 为 泽州 都督……百姓歌曰:见钱满面喜,无鏹从头喝。” ——《漢語大詞典》
律 lǜ《國語辭典》
律 [ lǜ ]
名- 法令、法则。如:「法律」。《易经·师卦·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田谷先晓于农,断讼务精于律。」
- 格式、规则。如:「定律」、「格律」。《淮南子·览冥》:「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 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阳律。如:「律吕」。
- 节奏。如:「旋律」、「音律」、「韵律」。
- 律诗的简称。如:「五律」、「七律」。
- 姓。如汉代有律子公。
- 约束。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韩非子·难四》:「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则是皆无贞廉也。」《金史卷一一○·杨云翼传》:「自律甚严,其待人则宽。」
- 效法、遵守。《礼记·中庸》:「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唐·刘禹锡〈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诗:「有心律天道,无位救陵夷。」
- 山势高大险峻。参见「[[律律]]」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