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家园鹰爪改呕泠,官焙龙文常食陈。

黄庭坚宋代〕《谢王炳之惠茶

平生心赏建溪春,一邱风味极可人。
香包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
家园鹰爪改呕泠,官焙龙文常食陈。
於公岁取壑源足,勿遣沙溪来乱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家园鹰爪官焙龙文常食

家园(家園)jiā yuán
(1).家中的庭园。泛指家庭或家乡。《后汉书·桓荣传》:“﹝ 桓荣 ﹞贫窶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闚家园。” 唐 薛能 《新雪》诗:“香暖会中怀岳寺,憔鸣村外想家园。” 金 元好问 《九日读书山》诗之三:“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园。” 清 纳兰性德 《好事近》词之三:“何路向家园,歷歷残山賸水。都把一春冷澹,到麦秋天气。” 峻青 《秋色赋·故乡杂忆》:“人们都坚定地相信着胜利,相信着明天,相信着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设起从未有过的美好的家园。”
(2).自家的园林。 晋 潘岳 《橘赋》:“故 成都 美其家园, 江陵 重其千树。” 丁玲 《母亲》四:“原来她的父亲特意来看她时,给她带来了许多点心和水果,水果都是乡下家园里的。”
(3).家业。 清 李玉 《人兽关·豪逐》:“我儿,自从你父亲亡后,家园荡尽,夕不谋朝,如何是好?”  ——《漢語大詞典》
鹰爪(鷹爪)yīng zhǎo
(1).嫩茶。因其状如鹰爪,故称。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建茶品第》:“凡茶芽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鋭,故号芽茶。” 宋 梅尧臣 《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因以为谢》诗:“始於 欧阳永叔 席,乃识 双井 絶品茶,次逢 江 东 许子春 ,又出鹰爪与露芽。” 宋 杨万里 《上元后犹寒》诗:“旧来池上金丝柳,新学 江西 鹰爪茶。”
(2).常绿灌木。攀缘茎,叶子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花淡绿色至淡黄色,有浓厚的香味,可提取香精,也可用来熏茶叶。通称鹰爪花。也叫莺爪。  ——《漢語大詞典》
改 gǎi《國語辭典》

改 [ gǎi ]

  1. 修改、修正錯誤。如:「批改」、「改衣服」、「朝令夕改」、「知錯能改,善莫大 焉。」
  1. 姓。如秦代有改產。
呕 ( 嘔 ) ǒu/ōu/òu
呕 [ ǒu ]
     ◎ 吐:~吐。~血。~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作~(恶心,厌恶)。
呕 [ ōu ]
  1. 〔~哑〕形容管弦乐曲、婴儿说话、摇橹、鸟鸣等声音,如“~~学语”、“~~管弦”。
  2. 古同“”,歌颂。
呕 [ òu ]
     ◎ 古同“”,怄气。
泠 líng《國語辭典》

泠 [ líng ]

  1. 清澈、明净。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浩荡英华溢,萧疏物象泠。」
  2. 声音清越。《文选·陆机·文赋》:「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唐·李郢〈江亭春霁〉诗:「金磬泠泠水南寺,上方僧室翠微连。」
  3. 清和、柔和。《吕氏春秋·士容论·任地》:「子能使子之野尽为泠风乎?」
  1. 以演戏为职业的人。如:「泠人」。通「伶」。
  2. 姓。如周代有泠州鸠。
  1. 了然悟解。《淮南子·修务》:「受教一言,精神晓泠。」汉·高诱·注:「晓,明;泠,犹了也。」
官焙
苕溪诗话北苑官焙也漕司岁贡为上  ——《韵府拾遗 队韵》
龙文(龍文)lóng wén
(1).龙身上的纹理,龙鳞纹。《韩诗外传》卷八:“夫凤之象,鸿前而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頷而鸡啄。” 清 戴名世 《书光给谏轶事》:“ 亨 就视之,中有物,光烁烁射人。命石工凿之,得一石龟焉,色如紫玉,身有龙文,具八卦,乃蓄於署内池中。”
(2).龙形的花纹。《史记·田单列传》:“收城中得千餘牛,为缝繒衣,画以五綵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风旗翻翼影,霜剑转龙文。”
(3).指如龙鳞纹的东西。(1)微波。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唐 元稹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因赠幕中诸公》诗:“龙文远水吞平岸,羊角轻风旋细尘。”(2)鱼鳞云。 明 何景明 《游猎篇》:“昨夜 昌平 入梦天,龙文赤日烧 燕 川。”
(4).喻雄健的文笔。语出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明 夏完淳 《题王叔明〈柴桑图〉》诗:“祇今 江 左成龙文,卜历重光启中叶。”
(5).喻指书法,书体。 唐 李峤 《书》诗:“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跡舒。”
(6).骏马名。《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四骏马名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龙文饰轡,青翰侍御。”《梁书·诸夷传·西北诸戎》:“蒲梢龙文,希入於外署。”后常以比喻才华出众的子弟。《北齐书·杨愔传》:“ 愔 从父兄黄门侍郎 昱 特相器重,曾谓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北史·裴宣明传》:“二子 景鸞 、 景鸿 并有逸才, 河 东呼 景鸞 为驥子,呼 景鸿 为龙文。”
(7).指龙文剑。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乃使玉轴扬灰,龙文折柱。” 倪璠 注:“龙文,剑名。” 唐 骆宾王 《军中行路难同辛常伯作》诗:“百发乌号遥碎柳,七尺龙文迴照莲。” 柳亚子 《剑池瀑布》诗之二:“应有中原人望气,龙文夜夜吐光芒。”
(8).《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 高诱 注:“龙舟,大舟也,刻为龙文。”因借“龙文”指刻有龙形花纹的大舟。 唐 王勃 《采莲赋》:“簫鼓发兮龙文动。”  ——《漢語大詞典》
常食 cháng shí
日常的食物。《说郛》卷七三引 宋 洪巽 《旸谷漫录》:“明日且具常食五杯五分。” 郭沫若 《鸡之归去来》:“每天只有两三顿稀粥,里面和着些菜头和菜叶,那便是他们的常食。”  ——《漢語大詞典》
陈 ( 陳 ) chén
陈 [ chén ]
  1. 排列,摆设:~列。~兵。
  2. 述说:~述。~情。详~。~诉。~说。
  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