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民生暂神奇,胞嶲伐性坏。

黄庭坚宋代〕《胡朝请见和复次韵

人笑庾郎贫,满胸饭寒菜。
春盘食指动,笋茁入市卖。
回首万钱厨,不羡廊庙宰。
民生暂神奇,胞嶲伐性坏。
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
箨龙不称冤,易致等拾芥。
萧萧烟雨姿,壮士持戈介。
骈头沸鼎鼎,可口垂涎嘬。
霜丛负後凋,玉食香余噫。
续诗无全功,葑菲傥可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民生神奇伐性

民生 mín shēng
(1).民众的生计、生活。《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匱。” 明 何景明 《应诏陈言治安疏》:“民生已困,寇盗未息,兵马弛备,财力并竭。” 章炳麟 《訄书·商鞅》:“国政陵夷,民生困敝,其危不可以终一餔。” 孙中山 《民生主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2).人的本性。《书·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孔 传:“言人自然之性敦厚。”
(3).人生。《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朱熹 集注:“言人生各随气习,有所好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鲁 穆叔 会晋归,告 孟孝伯 曰:‘ 赵孟 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孝伯 曰:‘民生几何,谁能毋偷!’”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七:“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髮零落不胜冠。”
(4).生民,民众。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自天地权舆,民生攸始,遐哉眇邈,无得而言焉。” 明 何景明 《忧旱赋》:“嗟民生之何尤兮,憯遘兹之匪辰!”《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清 钱谦益 《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有司益用不职,民生无所告愬。”
(5). 明 清 科举制度,庶民纳粟入官,取得监生资格的称谓。《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6).泛称平民身分的学生,与“官生”相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宗室应试之始》:“﹝ 郑世子 ﹞条奏七事,俱为宗藩应试,臚列,一令奉国中尉以下,尽同民生赴考入学。”《清史稿·选举志一》:“少詹事 李若琳 首为祭酒,请仿 明 初制,广收生徒,官生除恩廕外,七品以上官子弟勤敏好学者,民生除贡生外,廪、增、附生员文义优长者,并许提学考选送监。”
(7).谓人口增殖。 严复 《〈原富〉按语》:“地产有限而民生无穷。”  ——《漢語大詞典》
暂 ( 暫 ) zàn
暂 [ zàn ]
  1. 不久,短时间:~时。~且。~缓。~停。~行办法。
  2. 猝然。
  3. 始,初:“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
神奇 shén qí
神妙奇特。《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后化为神奇,神奇后化为臭腐。” 成玄英 疏:“故情之所美者,则谓为神妙奇特。”《世说新语·方正》“卢志” 刘孝标 注引《孔氏志怪》:“华艳当时显,嘉异表神奇。”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序:“今臣窃取 魏 晋 义,用 汉 篇数,为 唐 鐃歌鼓吹曲十篇,纪 高祖 、 太宗 功能之神奇。” 宋 陆游 《书志》诗:“三尺粲星辰,万里静妖孽。君看此神奇,丑虏何足灭!”  ——《漢語大詞典》
胞 bāo《國語辭典》

胞 [ bāo ]

  1. 胞衣。包裹在胎儿外面的薄膜。《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宫曰:『善臧我儿胞,丞知是何等儿也!』」唐·颜师古·注:「胞谓胎之衣也。」
  2. 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文选·东方朔·答客难》:「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3. 今称同国或同民族的人。如:「同胞」。
  4. 病疮。《战国策·楚策四》:「夫疠虽痈肿胞疾,上比前世,未至绞缨射股。下比近代,未至擢筋而饿死也。」
嶲 guī/xī/juàn
嶲 [ guī ]
     ◎ 古同“
嶲 [ xī ]
     ◎ 古同“
嶲 [ juàn ]
     ◎ 古同“”。
伐性 fá xìng
危害身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 唐 杨炯 《晦日药园诗序》:“玉帛子女,为伐性之源。” 宋 辛弃疾 《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坐朝不闻諮謨,便殿无所顾问,女宠害之。内则伐性伤和,外则蠹国败政。”参见“ 伐性之斧 ”。  ——《漢語大詞典》
坏 ( 壞 ) huài《國語辭典》

坏 [ péi ]

  1. 未經燒成的磚瓦陶器。如:「土坏」、「陶坏」。《說文解字·土部》:「坏,一曰瓦未燒。」
  2. 低矮的山丘、土堆。宋·范成大〈長安閘〉詩:「千車擁孤隧,萬馬盤一坏。」
  3. 牆壁。《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坏以遁。」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坏,壁也。」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坏。」
  1. 用土封塞空隙。《禮記·月令》:「蟄蟲坏戶,殺氣浸盛。」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