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英灵(英靈)yīng líng
(1).英明灵秀(指资质)。《后汉书·王刘张李等传论》:“观其智略,固无足以惮 汉祖 ,发其英灵者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方叔 祭 东坡 文云:‘皇天后土,实表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復收自古英灵之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三九:“遥怜 屈 贾 英灵地,朴学奇材张一军。”
(2).指杰出的人才。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赖先德之龙兴,奉英灵之电举。” 唐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清 孙枝蔚 《历阳怀古·楚霸王庙》诗:“将军多恐英灵尽,万古 长江 有战船。”
(3).精灵;神灵。 南朝 梁 沈约 《赤松涧》诗:“ 松子 排烟去,英灵眇难测。” 唐 高适 《三君咏·魏郑公》:“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清 孙枝蔚 《谒金龙四大王庙》诗:“ 凤泗真人 坐战船,英灵助战 吕梁 边。”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拜倒,向钟声起处拜倒,朝那巍巍 大禹 闪英灵的庙。”
(4).犹英魂,对死者的美称。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英灵不已,还当命代之期;将有后徵,克保承家之业。” 宋 司马光 《祭宠颖公文》:“心焉陨絶,言不成章,英灵有知,临此薄酹。” 明 刘基 《题乜先进德祖母徐氏节义传后》诗:“丈夫殉节殞烽矢,英灵在世何曾死。” 光未然 《英雄钻井队》诗:“为党献身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啊,人民歌颂你不死的英灵!” ——《漢語大詞典》
(2).指杰出的人才。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赖先德之龙兴,奉英灵之电举。” 唐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清 孙枝蔚 《历阳怀古·楚霸王庙》诗:“将军多恐英灵尽,万古 长江 有战船。”
(3).精灵;神灵。 南朝 梁 沈约 《赤松涧》诗:“ 松子 排烟去,英灵眇难测。” 唐 高适 《三君咏·魏郑公》:“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清 孙枝蔚 《谒金龙四大王庙》诗:“ 凤泗真人 坐战船,英灵助战 吕梁 边。”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拜倒,向钟声起处拜倒,朝那巍巍 大禹 闪英灵的庙。”
(4).犹英魂,对死者的美称。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英灵不已,还当命代之期;将有后徵,克保承家之业。” 宋 司马光 《祭宠颖公文》:“心焉陨絶,言不成章,英灵有知,临此薄酹。” 明 刘基 《题乜先进德祖母徐氏节义传后》诗:“丈夫殉节殞烽矢,英灵在世何曾死。” 光未然 《英雄钻井队》诗:“为党献身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啊,人民歌颂你不死的英灵!” ——《漢語大詞典》
苏 ( 蘇 ) sū/sù
苏 [ sū ]
-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 指须头下垂物:流~。
-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 缓解,解除:以~其困。
-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 姓。
- 见“噜”字“噜苏”。
- 朝向:“~刃者死”。
蕙 huì《國語辭典》
蕙 [ huì ]
名- 一种香草。古人将其佩带在身上以避疫疠。《文选·张衡·南都赋》:「其香草则有薜荔蕙若,薇芜荪苌,晻暧蓊蔚,含芬吐芳。」也称为「佩兰」。
- 参见「蕙兰 」条。
- 喻高雅、高洁。如:「蕙质兰心」。《文选·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手 shǒu《國語辭典》
手 [ shǒu ]
名- 人体的上肢。如:「右手」、「手脑并用」。
- 从事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如:「水手」、「选手」、「国手」、「高手」。
- 做事的人。如:「助手」、「帮手」、「人手不足」。
- 技能、本领。如:「在运动方面,他真有一手。」
- 作法。如:「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亲手写的。如:「手谕」、「手书」、「手抄」。
- 与手有关的。如:「手杖」、「手榴弹」。
-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如:「手册」。
只 ( 衹 隻 ) zhī/zhǐ《國語辭典》
只 [ zhǐ ]
副- 仅。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 尽。如:「只管去做」。
- 但、而。如:「你做得很好,只是少了一点儿变化。」、「他不是不会,只是不用心 罢了。」
- 语尾助词,无义。《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楚辞·屈原·大招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 姓。如明代有只好仁。
只 [ zhī ]
名- 量词。计算物体件数的单位。如:「一只戒指」。同「只 」。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悔过(悔過)huǐ guò
悔改过错。《孟子·万章上》:“ 太甲 悔过,自怨自艾。”《后汉书·冯鲂传》:“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 宋 苏轼 《南宫说书十道·问初税亩》:“ 宣公 不责己悔过,择其善亩而税之。”《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李 先入,述 桂生 家难,并达悔过求见之情。”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五章:“法官说我的案子不重,只要登报悔过就可以释放。” ——《漢語大詞典》
窦 ( 竇 ) dòu
窦 [ dòu ]
- 孔、洞:狗~。
- 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房结。
- 端倪:疑~。弊~。
- 姓。
连波(連波)lián bō
连绵起伏的波浪。《西京杂记》卷六:“重山累嶂,连波叠浪。” 唐 耿湋 《晚投江泽浦即事呈柳兵曹泥》诗:“断岸迂来客,连波漾去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