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高山崔隗兮不流荡荡。

仇靖两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新诗

□□□□兮水兑之间。高山崔隗兮不流荡荡。地既塉确兮与寇为邻。

□□□□□□以析分。或失绪业兮至于困贫。危危累卵兮圣朝闵怜。

长毛艾究□兮幼□□□。救倾兮全育□遗。劬劳日稷兮惟惠勤勤。

黄邵朱龚兮盖不□□充赢兮百姓欢欣。佥曰太平兮文翁复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高山流荡

高山 gāo shān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漢語大詞典》
崔 cuī《國語辭典》

崔 [ cuī ]

  1. 高大险峻。《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文选·张衡·西京赋》:「隆崛崔崒,隐辚郁律。」
  1. 姓。如唐代有崔颢。
隗 wěi/kuí《國語辭典》

隗 [ wěi ]

  1. 高。《说文解字·𨸏部》:「隗,高也。」同「嵬 」。
  1. 姓。如汉代有隗嚣。
兮 xī《國語辭典》

兮 [ xī ]

  1. 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啊」:➊ ​ 表示感叹的语气。《诗经·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➋ ​ 表示赞叹、肯定的语气。《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流荡(流盪)liú dàng
亦作“ 流盪 ”。
(1).(心思)不定,无所依托。《楚辞·远游》:“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 王逸 注:“情思罔两,无据依也。”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意流盪而改虑兮,心震动而有思。”
(2).放荡,不受拘束。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一》:“恣其嗜慾,而莫之禁御,性气既成,不可变易,情意流荡,不可收復。”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今观列国之风,大抵流荡昏淫,有日趋於亡之势。” 清 吴德旋 《书〈抱朴子〉后》:“ 葛洪 生於衰 晋 之世,閔时俗之流荡,疾贪邪之竞进。”
(3).迷恋,留恋。 明 宋濂 《赠梁建中序》:“乃溺於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五:“心摹手追,流荡忘反,适成一代之风气。”
(4).漂泊,流浪。《玉台新咏·古乐府·艳歌行》:“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荡,一本作“ 宕 ” 唐 灵一 《江行寄张舍人》诗:“流荡此心难共説,千峯澄霽隔琼枝。”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 民 六夏我便离开了家乡,在 沅水 流域十三县开始过流荡生活。”
(5).流动;荡漾。 宋 叶适 《东嘉开河记》:“毕事,则天雨两旬,於是洒濯流荡。” 清 唐甄 《潜书·性才》:“智之真体,流盪充盈,受之方则成方,受之圆则成圆。” 曹禺 《雷雨》第一幕:“然而依然有一种不满的感情的波纹在他心里隐约地流荡着、潜伏着。”
(6).指诗文散漫不合格律。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元和 已后……歌行则学流荡於 张籍 。”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肆而不制,近于流荡。”
(7).流畅跌荡。《红楼梦》第七三回:“虽 贾政 当日起身,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是后人的时文,偶见其中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精緻--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而一读。”  ——《漢語大詞典》
荡 ( 盪 蕩 ) dàng
荡 [ dàng ]
  1. 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
  2. 洗涤:洗~。涤~。~口(漱口)。
  3. 摇动:摇~。~漾。~桨。
  4.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
  5. 四处走动:游~。逛~。
  6.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
  7. 浅水湖:芦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