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吾 wú/yù《國語辭典》
吾 [ wú ]
代- 我。《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楚辭·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我的。《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 姓。如漢代有吾扈。
吾 [ yú ]
- 參見「吾吾 」條。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 出名,有名望:~人。~达。
- 名声:令~(好名声)。丑~。
-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 姓。
调羹鼎(調羹鼎)tiáo gēng dǐng
喻治理政事。 明 张凤翼 《红拂记·仗策渡江》:“囊中黄石包玄妙,腰下青萍射斗牛,调羹鼎,济川舟,云龙风虎岂难投。”参见“ 调羹 ”、“ 调鼎 ”。 ——《漢語大詞典》
异味(異味)yì wèi
亦作“异味”。
(1).异常的美味。《左传·宣公四年》:“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昔功恐唐捐,异味今得饁。”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书》:“而 廖永亭 适至,如饮醇酒,酌东西二尊,均为异味,大奇大奇。”
(2).不同的味道。 汉 王充 《论衡·幸偶》:“酒之成也,甘苦异味。” 郁达夫 《迟桂花》:“各色各样的奇形的草药,和各色各样的异味的单方,差不多都尝了一遍。” ——《漢語大詞典》
(1).异常的美味。《左传·宣公四年》:“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昔功恐唐捐,异味今得饁。”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书》:“而 廖永亭 适至,如饮醇酒,酌东西二尊,均为异味,大奇大奇。”
(2).不同的味道。 汉 王充 《论衡·幸偶》:“酒之成也,甘苦异味。” 郁达夫 《迟桂花》:“各色各样的奇形的草药,和各色各样的异味的单方,差不多都尝了一遍。” ——《漢語大詞典》
及 jí《國語辭典》
及 [ jí ]
動- 到、到達。如:「及至」、「及第」、「推己及人」。《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唐·李頎〈送陳章甫〉詩:「鄭國遊人來及家,洛陽行子空歎息。」
- 趕得上。如:「及時」、「及早」、「來得及」、「迅雷不及掩耳」。
- 比得上。《論語·公冶長》:「非爾所及也。」唐·李白〈贈汪倫〉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牽涉、發生關係。如:「波及」、「涉及」、「言不及義」。
- 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如:「兄終弟及」。《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禮。」
- 與、和。《書經·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唐·李白〈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枌 fén《國語辭典》
枌 [ fén ]
名- 植物名。即白榆。榆科榆属,落叶小乔木。枝修广展,树皮直裂为鳞片状。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整齐单锯齿。三月开蓝紫色或药黄色花。翅果倒卵形。
堇 jǐn《國語辭典》
堇 [ jǐn ]
動- 塗抹。明·張自烈《正字通·土部》:「堇,塗也。」
- 少。《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長沙出連、錫,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費。」通「僅」。
堇 [ jìn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