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长波(長波)cháng bō
连续不断的波浪。 晋 郭璞 《江赋》:“长波浹渫,峻湍崔嵬。” 唐 白居易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南溪脩且长,长波碧逶迤。” 明 文林 《舟中有怀林待用》诗:“渺渺长波映远空,依依新柳颺春风。” ——《漢語大詞典》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形-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名-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左 zuǒ《國語辭典》
左 [ zuǒ ]
动- 辅佐。《说文解字·左部》:「手相左也。」《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违背。如:「意见相左」。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
- 表示方向、位置。与「右」相对。如:「向左转」、「前后左右」。
- 东方。如:「江左」、「山左」。《诗经·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姓。如晋代有左思。
- 左手这边的。相对于「右」。如:「左方」、「左面」。
- 急进的、偏激的。如:「左派」、「左性子」。
- 不正当的。如:「旁门左道」。
- 参见「左计 」条。
- 参见「左迁 」条。
- 偏、差错。如:「你想左了。」、「他说左了。」
氵 shuǐ
氵 [ shuǐ ]
- ◎ 同“水”。用作偏旁。俗称“三点水”。
右 yòu《國語辭典》
右 [ yòu ]
名- 表示方向、位置。相对于「左」。如:「向右转」、「前后左右」。
- 地理位置上,方向面向南时,指西边。如:「江右」、「陇右」。《仪礼·士虞礼》:「陈三鼎于门外之右。」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 上位。《管子·七法》:「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 豪强。《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西州豪右并兼,吏多奸贪,诉讼日百数。」
- 姓。如汉代有右公弼。
- 佐助。《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秘书〉:「只如太宗亦只是发他英雄之心,岂右其为霸哉!」通「佑」。
- 亲近、袒护。《战国策·魏策二》:「衍将右韩而左魏,文将右齐而左魏。」《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议者颇言司马品高,郎官、刺史迭处,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
- 崇尚。《淮南子·泛论》:「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唐·刘禹锡〈天论上〉:「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
往 wǎng《國語辭典》
往 [ wǎng ]
动- 去。如:「前往」、「人来人往」。《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归向。如:「向往」、「神往」。《谷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
- 交际、交朋友。如:「交往」。《礼记·檀弓上》:「非兄弟,虽邻不往。」
- 致赠、赠送。《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
- 过去的、从前的。如:「往年」、「以往」。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昔日、昔时。《易经·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
- 死者。《左传·僖公九年》:「送往事居。」晋·杜预·注:「往,死者;居,生者。」
- 向、朝。表示动作的方向。如:「往东走」、「往前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爬。」
记 ( 記 ) jì
记 [ jì ]
-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佳句 jiā jù
(1).指诗文中精采的语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成,以示 范荣期 ……每至佳句,輒云:应是我辈语。”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远游凌絶境,佳句染华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刘长卿 诗曰:‘千峰共夕阳’,佳句也。” 秦牧 《妙语如珠》:“精彩的文学作品,往往妙语如珠,佳句迭出。”
(2).借指美妙的诗文。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 芸叟 题其后曰:‘谁题佳句到 幽都 ,逢著胡儿问 大苏 。’” ——《漢語大詞典》
(2).借指美妙的诗文。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 芸叟 题其后曰:‘谁题佳句到 幽都 ,逢著胡儿问 大苏 。’” ——《漢語大詞典》
洗 xǐ/xiǎn《國語辭典》
洗 [ xǐ ]
动- 以水或溶剂涤除污秽、污垢。如:「洗衣」、「洗碗」、「一贫如洗」。《诗经·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西游记·第四八回》:「只见陈家老者,著两个僮仆,扫开道路,又两个送出热汤洗面。」
- 清除、洗雪。如:「洗罪」、「洗冤」。《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 杀、抢。如:「一帮抢匪把全村的人都洗了。」
- 古代用以盛水的盥洗器具,似今日的脸盆。《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
洗 [ xiǎn ]
名- 植物名。即大枣。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边缘具钝锯齿。夏季开淡绿色花,成聚繖花序。核果呈长椭圆形,成熟时为金红色。《尔雅·释木》:「洗,大枣。」
- 姓。如明代有洗光。
眵昏 chī hūn
目多眵而昏花。 唐 韩愈 《短灯檠歌》:“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 宋 范成大 《新凉夜坐》诗:“简编灯火平生事,雪白眵昏奈此翁。” 宋 叶适 《祭朱文弨文》:“蓬蒿当径兮蒹葭门,面肉拥肿兮眼眵昏。”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