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黄炉答拜辱,月淡秋天杳。

黄庭坚宋代〕《和冕仲观试进进士

人围庙垣重,鼓作宫漏晓。
晨门传放钥,坌入荒庭秒。
初如求木猿,稍若安巢鸟。
黄炉答拜辱,月淡秋天杳。
发题疏疑经,按剑或惊矫。
官曹严坐起,迾卒禁纷扰。
儇趋蚁争邱,痴坐鹭窥沼。
江淮有名翬,专场或孤鷕。
袖手深盘礡,乞灵颇澴绕。
稚旄半父子,相面多中表。
鸿将雁行□,牛舐快犊小。
墨泓黦寒云,笔尾撼丛筱。
雕虫寄鼻咏,攘略倾耳剽。
剖蚌得珠难,扬沙见金少。
遗形欹冠屦,忘味弃昫麨。
虽挥鲁阳戈,余勇事未了。
喧哄遂一空,星河明木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黄炉答拜月淡秋天

黄炉(黄爐)huáng lú
见“ 黄壚 ”。  ——《漢語大詞典》
答拜 dá bài
回拜。《逸周书·克殷》:“ 武王 答拜,先入适王所,乃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鉞。”《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 苍 到 洛阳 ,使鸿臚持节郊迎,引入不在赞拜之位,升殿乃拜,上亲答拜。”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迁善》:“ 神功 大惊,呼 刘位 问之曰:‘太尉今日见 张郎中 ,与之答拜,是何礼也?’”  ——《漢語大詞典》
辱 rǔ《國語辭典》

辱 [ rù ]

  1. 羞恥。如:「恥辱」。《說文解字·辰部》:「辱,恥也。」《左傳·襄公十八年》:「子殿國師,齊之辱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 謙辭,有承蒙之意。如:「辱臨」、「辱蒙惠顧」。《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1. 辜負、玷汙。如:「辱沒」、「辱命」。《史記·卷八八·蒙恬傳》:「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2. 羞辱。如:「喪權辱國」。《左傳·昭公五年》:「若吾以韓起為閽,以羊舌肸為司宮,足以辱晉。」

辱 [ ​rǔ ]

  1. (一)​之又音。
月淡
元 洪希文 客中遇寒食二首 其一 庭空月淡梨花少,爨冷烟寒麦饭迟。  ——《骈字类编》
秋天 qiū tiān
(1).秋日的天空。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文学言治尚於 唐 虞 ,言义高於秋天,有华言矣,未见其实也。”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 前蜀 尹鹗 《菩萨蛮》词:“ 陇 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烟陌。”
(2).秋季。 唐 张谔 《九月》诗:“秋天林下不知春,一种佳游事也均。” 胡适 《尝试集·十一月二十四夜》:“现在他们说我快要好了,那幽艳的秋天早已过去了。”  ——《漢語大詞典》
杳 yǎo《國語辭典》

杳 [ yǎo ]

  1. 幽暗、深远。《说文解字·日部》:「杳,冥也。」《楚辞·屈原·九章·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二》:「其坳两 旁石峰东西涌起,而坳中则下陷成井,灌木丛翳其间,杳不可窥。」
  2. 辽阔无边。唐·王维〈临高台送黎拾遗〉诗:「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宋·王安石〈送裴如晦宰吴江〉诗:「霜泽与天杳,旁临无限情。」
  1. 不见踪影,毫无消息。形容渺茫沉寂。如:「杳无音信」、「杳无人踪」。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