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典则俨先民,高明耀薖轴。

谢元汴明代〕《拟移家入郡而旧庐皆非我有呈茧雪

昔也叹无家,常疑多是屋。今来絜室谋,迭更姓字孰。

忆我托居时,数辈共一族。耕呼四五人,倾卮必尽斛。

双屦户外至,披衣亦出肃。汎爱无远近,馀惠及六畜。

仰视白日光,俯采庭中菊。冷蕊孟郊诗,寒夜多手录。

伝伝里巷内,忘形宛枝鹿。饥驱我出门,载笔事干禄。

嵚奇登一第,勉慰慈氏鞠。谓可斗升计,冰霜贞水菽。

何期大命徂,运数遘百六。鱼书与狐鸣,倏走龙蛇陆。

皇居犹不保,焉能恤蘧宿。敛翮云水栖,萧然倚深竹。

母曰能如是,与子返初服。饥食原田穗,渴饮碧涧澓。

翱翔颇自由,如彼空中■。优悠十载余,于世但碌碌。

忽闻太守来,弹冠出新沐。典则俨先民,高明耀薖轴。

时或示文字,挹之清风穆。古人怀远游,矧于躬得淑。

赧赤询邻里,尚有旧门塾。右作金吾居,左作庐江筑。

金吾驺从赫,雕弓插绣菔。庐江美言笑,戈矛藏阴䛢。

寄谢楮冠子,为计良未熟。吾等皆蝉翳,气势变寒燠。

鹊巢鸠居之,国风胡不读。吁嗟天地大,微躯果踖踧。

翘首瞻太行,十上九声矗。遥指齐州小,蠕蠕蠢车毂。

虎豹步中材,凡物皆慑伏。翩乎梁间燕,颉颃上下逐。

大海涌波涛,天吴怒闪煜。鲔鲦非不娱,羊裔类鸥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典则先民高明耀

典则(典則)diǎn zé
(1).典章法则;准则。《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貽厥子孙。” 孔 传:“典,谓经籍;则,法。”《南齐书·东昏侯纪赞》:“乃隳典则,乃弃彝伦,玩习兵火,终用焚身。” 唐 杜甫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诗:“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躭文儒。” 清 纳兰性德 《自鸣钟赋》:“洵足媲铜仪玉簫,垂为典则而难改。”
(2).特指诗文等的法则、章法。《隋书·经籍志一》:“ 俭 又别撰《七志》……文义浅近,未为典则。”《隶续·米巫祭酒张普题字》 宋 洪适 释:“此碑字画放纵欹斜,略无典则,乃羣小所书。” 陈衍 《元诗纪事·赵孟頫》:“《清容居士集》: 松雪翁 诗法高踵 魏 晋 ,为律诗则专守 唐 法,故虽造次训答,必守典则。”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  ——《漢語大詞典》
俨 ( 儼 ) yǎn
俨 [ yǎn ]
  1. 恭敬,庄重:~雅。~然(➊庄严的样子,如“望之~~”;➋整齐的样子,如“屋舍~~”;➌很像真的,如“~~是个大人”)。
先民 xiān mín
(1).古代贤人。《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芻蕘。” 朱熹 集传:“先民,古之贤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隐居求志,先民嘉焉。” 宋 叶适 《祭吕太史文》:“畅群儒之异旨,续先民之遗胄。” 清 赵翼 《柬黄月山文学》诗:“诗文确有先民法,游射能言大父行。”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二:“先民的博大高超的精神,我们要从文学里去领会。”
(2).泛指古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初建此城,则有斯丘,传承先民,曰 王氏 墓。” 宋 叶适 《祭蔡行之尚书文》:“名传外夷,气盖先民。”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绪论:“一方面,给我们自己以策励与对于先民的生活的充分的明了,一方面也给我们的许多友邦以对于我们的往昔与今日的充分的了解。”  ——《漢語大詞典》
高明 gāo míng
(1).指天;上天。《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孔 传:“高明谓天。”《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文选·谢庄〈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 吕延济 注:“沉潜,地,故称义;高明,天,故称经。”
(2).指日月。《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 李善 注:“高明,谓日月也。”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然则高明之运也,善行无迹;盛衰之应也,惟变是适。” 宋 曾巩 《应举启》:“遇高明之见照,殆否结之将通。”
(3).高而明亮;高爽敞亮。《尸子》卷上:“天高明,然后能烛临万物。” 南朝 齐 谢朓 《歌黄帝》:“稟火自高明,毓金挺刚克。”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广榭崇臺,时令著高明之宅。” 宋 苏轼 《滕县公堂记》:“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
(4).指楼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 郑玄 注:“高明,谓楼观也。” 唐 李白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夫槿荣芳园,蝉啸珍木,盖纪乎南火之月也。可以处臺榭,居高明。”
(5).指显贵者。《书·洪范》:“无虐煢独,而畏高明。” 孔 传:“单独者不侵虐之,宠贵者不枉法畏之。” 孔颖达 疏:“高明,谓贵宠之人。”《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刘良 注:“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隋书·裴肃传》:“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
(6).指显贵。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忠 愈恨 燮 ,然惮其高明,不敢害,出为 汉阳 太守。”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畏子高明,痛子憔悴。” 清 曾国藩 《原才》:“彼自尸於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嚮,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
(7).崇高明睿,聪明智慧。《礼记·中庸》:“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东观汉记·孝崇匽皇后传》:“ 博园匽贵人 履高明之懿德,资淑美之嘉令。”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一:“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 清 龚自珍 《抱小》:“若夫天命之奥,大道之任,穷理尽性之谋,高明广大之用,不曰不可得闻,则曰俟异日。”
(8).指崇高明睿的人。《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 韦昭 注:“高明昭显,谓明德之臣。”《云笈七籤》卷九:“抑絶高明,嫉害胜己。” 续范亭 《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想到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也愿意在此佳节,聊进一解,质之高明,并作为我国革命之借镜。”
(9).谓见解或技术高超。《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这等一位高明人,难道连那‘瑶草无尘根’的这句话也不晓得?” 胡适 《吴敬梓传》:“《儒林外史》这部书所以能不朽,全在他的见识高超,技术高明。” 刘半农 《〈扬鞭集〉自序》:“而这两位先生的学问技术,却不妨一样的高明,一样的可敬。”
(10).对人的敬词。《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以辅高明。” 唐 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今既无由缘进言,言之恐益累高明。” 宋 王安石 《谢许发运启》:“近持悃愊,进叩高明,荷温教之见存,假善舟而使济。”《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恐怕只会送死,不会成事罢。高明以为何如?”
(11).谓性格高亢爽朗。《后汉书·王龚传》:“ 蕃 性气高明,初到, 龚 不即召见之,乃留记谢病去。”  ——《漢語大詞典》
耀 yào《國語辭典》

耀 [ yào ]

  1. 光辉、光彩。《后汉书·卷三○下·郎𫖮传》:「是以能建天地之功,增日月之耀者也。」汉·王充《论衡·雷虚》:「当雷之时,电光时见,大若火之耀。」
  2. 比喻荣誉。如:「荣耀」。
  1. 照射。如:「照耀」、「耀眼」。《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阻深暗味,得耀乎光明。」
  2. 自夸。如:「炫耀」、「夸耀」、「耀武扬威」。
  3. 显扬。如:「光宗耀祖」。《国语·周语上》:「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 观兵。』」

耀 [ ​yuè ]

  1. (一)​之又音。
薖 kē《國語辭典》

薖 [ kē ]

  1. 宽大的样子。《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阿,硕人之薖。」汉·毛亨·传:「薖,宽大貌。」
轴 ( 軸 ) zhóu/zhòu
轴 [ zhóu ]
  1. 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心。轮~。
  2. 像车轴的用来卷绕东西的圆柱形器物:画~。卷~。
  3. 量词,古代用于以轴装成的书卷,现用于缠在轴上的线以及装裱带轴子的字画等:“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两~丝线。
  4. 纺织机上持经线的工具:杼~。
  5. 枢要的地位:当~(➊当权,官居要职;➋居要职的官)。
  6. 数学上指一条直线,周围的点围绕它旋转,或是用它作为确定各点位置的标准:转动~。坐标~。
轴 [ zhòu ]
  1. [大~子]戏曲演出排在最末的一出,一般都是重头、精采的剧目:压~(倒数第二出戏)。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