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外家后事凄凉甚,老妇思亲哭最哀。

薛嵎宋代〕《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

外家后事凄凉甚,老妇思亲哭最哀。
今日青山留我在,他年寒食望甥来。
极知造物成吾志,可但精灵慰夜台。
惆怅昔时原上路,独余宿草见春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外家后事凄凉老妇思亲

外家 wài jiā
(1).泛指母亲和妻子的娘家。《东观汉记·吴汉传》:“﹝ 吴汉 ﹞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 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以分与昆弟外家。”《晋书·魏舒传》:“﹝ 魏舒 ﹞少孤,为外家 宁氏 所养。 宁氏 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 魏 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
(2).指外戚。《史记·吕太后本纪》:“ 吕氏 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后汉书·崔駰传》:“ 汉 兴以后,迄于 哀 平 ,外家二十,保族全身四人而已。” 李贤 注:“外家,当为后家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谓自古戚里侵权,便为衰世之象;外家干政,即是亡国之本。”
(3).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犯者刑及外族” 元 胡三省 注:“男子谓舅家为外家,妇人谓父母之家为外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先太夫人外家 曹 氏,有媪能视鬼。”
(4).指男子于正妻之外在别处所置之妾。 梅阡 《骆驼祥子》第一幕:“这些日子老爷子又弄了个‘外家’,还瞒着我,当我不知道呢!” 赵孙诒 《遣兴录》:“你父亲在世之时有一个外家,老身就是你父亲的外老伴儿。”
(5).谓儒家六经以外的传记杂说等。《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幸得以经术为郎,而好读外家传语。” 司马贞 索隐:“ 东方朔 亦多博观外家之语,则外家非正经,即史传襍説之书也。”
(6).指外家拳。《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武当拳是 明太祖 洪武 爷留下的,叫作‘内家’;少林拳是 姚广孝 姚少师 留下的,叫作‘外家’。” 陶成章 《浙案纪略》:“当 明 之世,有 少林寺 者,聚徒传拳术,名闻海内,称曰外家。”参见“ 内家拳 ”。  ——《漢語大詞典》
后事(後事)hòu shì
(1).后来的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子实云,虽有后事, 晋 勿与知可也。” 唐 白居易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诗:“家贫忧后事,日短念前程。”《红楼梦》第三二回:“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2).身后之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 爽 辅少子。”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纳》:“ 纳 遂授以后事,言毕而卒。”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医》:“医醒而大病,自知不起,乃以其语告妻,嘱托后事。”
(3).《礼记·丧服小记》:“父母之丧偕,先葬者不虞祔,待后事,其葬服斩衰。” 孔颖达 疏:“后事,谓葬父也。”后泛指丧葬事宜。 宋 欧阳修 《梅圣俞墓志铭》:“ 圣俞 卒,於是贤士大夫又走弔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亲且旧者,相与聚而谋其后事。”《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夫人一边啼哭,一边教人禀知三位同僚,要办理后事。” 巴金 《家》三二:“大表哥,现在也不是哭的时候,应该赶快给 梅姐 办后事才对。”
(4).后方事宜。《晋书·山涛传》:“ 钟会 作乱於 蜀 , 文帝 将西征。时 魏 氏诸王公并在 鄴 ,帝谓 涛 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北齐书·赵郡王琛传》:“ 高祖 将谋内讨,以 晋阳 根本,召 琛 留掌后事。” 唐 韩愈 《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 樊僕射 泽 以 襄阳 兵战 淮西 ,公以参谋留府,能任后事。”  ——《漢語大詞典》
凄凉(淒涼)qī liáng
寂寞冷落。 唐 元稹 《酬乐天书怀见寄》诗:“仍云得诗夜,梦我魂悽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三姓门生》:“ 纪晓嵐 参政时作诗讥之云:‘……赫奕门楣新吏部,悽凉池馆旧中堂。’”
(1).孤寂冷落。 南朝 梁 沈约 《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凄凉霜野,惆悵晨鵾。” 唐 皎然 《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诗:“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金 赵献之 《浣溪沙》词:“落木萧萧风似雨,疎櫺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
(2).悲凉。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怀归路緜邈,览古情凄凉。” 宋 司马光 《咏史》之三:“《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如《中秋赏月》一折,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欢悦;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凉。”
(3).犹凄惨。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 耶穌 ﹞后来果然被恶人钉死十字架上,流其宝血,受尽千般凌辱,万种凄凉。” 梁斌 《播火记》第三卷四五:“游击队员们都暗暗抽泣, 滹沱河 里的流水在呜咽, 千里堤 上的乌鸦凄凉地悲鸣,西风在大柳树林子里响着。”  ——《漢語大詞典》
甚 shèn/shén《國語辭典》

甚 [ shèn ]

  1. 很、非常。如:「甚多」、「甚好」、「甚佳」。
  2. 過分、過度。如:「欺人太甚」。

甚 [ ​shé ]

  1. (二)​之又音。

甚 [ shén ]

  1. 參見「甚麼 」條。
老妇(老婦)lǎo fù
(1).年老的妇女。《易·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国语·越语上》:“﹝ 句践 ﹞命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 唐 杜甫 《石壕吏》诗:“老翁踰墻走,老妇出门看。”
(2).老年妇女的自称。《战国策·赵策三》:“太后明谓左右:‘有復言令 长安君 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3).古代公侯夫人自称于天子。《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於天子曰老妇。”  ——《漢語大詞典》
思亲(思親)sī qīn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淮南子·诠言训》:“故祭祀思亲,不求福。”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漢語大詞典》
哭 kū《國語辭典》

哭 [ kū ]

  1. 因伤心或激动而流泪,甚至发出悲声。如:「嚎啕大哭」、「痛哭失声」。《论语·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唐·杜甫〈佳人〉诗:「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2. 吊唁。《淮南子·说林》:「桀辜谏者,汤使人哭之。」汉·高诱·注:「哭,犹吊也。」
  3. 伤心的向人诉说。如:「你的存款比我多,别老在我面前哭穷。」
最 zuì《國語辭典》

最 [ zuì ]

  1. 至极。如:「最好」、「最大」、「最美」。《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传》:「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2. 凡、总计。《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汉·王符《潜夫论·实贡》:「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1. 菁华,居首要性的人或物。唐·司马札〈卖花者〉诗:「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
  1. 聚合。宋·陆游〈澹斋居士诗序〉:「最其诗,得三卷,属某为序。」
哀 āi《國語辭典》

哀 [ āi ]

  1. 怜悯。《诗经·小雅·鸿鴈》:「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2. 悲伤。《楚辞·屈原·离骚》:「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3. 爱惜。《吕氏春秋·慎大览·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汉·高诱·注:「哀,爱也。」
  4. 悼念。如:「默哀」。
  1. 悲痛忧伤的情绪。如:「节哀顺变」。
  1. 死了母亲的。参见「哀子 」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