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明明天常,永保尔极。

黄佐明代〕《招颂补遗九首 其九 明明三终

明明天常,永保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耕田凿井,以饮以食。帝何力哉,亶惟不康。垂衣鼓琴,轸我困穷。

南风薰兮,解民之愠兮。南风时兮,阜民之财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明明天常

明明 míng míng
(1).古代歌颂帝王用语。谓圣明聪察。《隶释·汉太尉杨震碑》:“穆穆 杨公 ,命世而生……眀眀天子,实公是匡。”
(2).犹黾黾。勉力;努力。《隶续·汉冀州从事郭君碑》:“左国必达,正身履方,束脩勤恪,在公眀眀。进纳□府,密勿其先。”  ——《漢語大詞典》
天常 tiān cháng
天的常道。常指封建的纲常伦理。《左传·文公十八年》:“ 顓頊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一:“ 汉 季失权柄, 董卓 乱天常。”《明史·程启充传》:“ 启充 言:‘灾及内寝,良由徇情之礼有戾天常,僭逼之名深乖典则。’”  ——《漢語大詞典》
永 yǒng《國語辭典》

永 [ yǒng ]

  1. 深长的、久远的。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一七:「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宋·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1. 恒久、久远。如:「永垂不朽」。《论语·尧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
保 bǎo《國語辭典》

保 [ bǎo ]

  1. 養護、守衛、不使受損。如:「保護」、「保衛」、「保健」、「保全」。《詩經·大雅·崧高》:「南土是保。」
  2. 承擔、負責。如:「保荐」、「保險」。《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
  3. 仗恃。《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
  4. 妥為收藏。《黃帝內經素問·卷三·靈蘭祕典論》:「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保焉。」
  5. 舉薦。《三國演義·第九三回》:「叡曰:『卿自舉之。』真乃保太原陽曲人──姓郭,名淮。」
  1. 責任保證。如:「人保」、「鋪保」。
  2. 伙計、傭工。如:「酒保」。
  3. 職官名。即太保。古時三公之一,管理皇宮裡的教育。《書經·君奭·序》:「召公為保,周公為師。」
  4. 舊時地方的組織:➊ ​ 基層組織,五家為保。➋ ​ 參見「保甲法 」條。
  5. 姓。如明代有保睿,清代有保希賢。
尔 ( 爾 ) ěr
尔 [ ěr ]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2. 如此:偶~。不过~~。
  3. 那,其(指时间):~时。~后。
  4. 而已,罢了(亦作“”):“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5. 词尾,相当于“”、“”:卓~。率~(轻易地)。
极 ( 極 ) jí
极 [ jí ]
  1.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
  2.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
  3. 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
  4. 最高的,最终的:~点。~限。~端。~致。
  5.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wéi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