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茹荼自哺雏,一经贻燕翼。

王弘诲明代〕《拟诗赠许伯桢太史貤荣拜恩

青青涧下松,郁郁原中柏。至人已云逝,眷兹重含恻。

伊昔偕隐时,鸿光齐令德。偿金不自明,卧絮寒雪积。

茹荼自哺雏,一经贻燕翼。神巫亦何奇,禄养谓不克。

严霜萎百草,白日忽西匿。鸿图启太史,扶摇振六翮。

谒帝承明庐,汉室虚前席。龙章下彤墀,恩褒何赫奕。

金马承使轺,玉鱼贲泉穸。养岂必钟鼎,孝匪在朝夕。

显扬古所羡,道在名愈炽。感彼蓼莪篇,昊天诚罔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茹荼一经贻燕

茹荼 rú tú
比喻受尽苦难。荼,苦菜。 唐 骆宾王 《畴昔篇》:“茹荼空有嘆,怀橘独伤心。” 宋 李纲 《宁德皇后上仙慰表》:“茹荼虽痛,愿宽哀慕之情。”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试将茹荼带索,以毕餘生,何至烦故人为念。”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哺 bǔ《國語辭典》

哺 [ bǔ ]

  1. 喂食。如:「哺乳」、「嗷嗷待哺」。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文选·卢谌·赠刘琨诗》:「相彼反哺,尚在翔禽。」
  1. 在口中咀嚼的食物。《庄子·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哺 [ ​pǔ ]

  1. (一)​之又音。

哺 [ ​bù ]

  1. (一)​之又音。
雏 ( 雛 ) chú
雏 [ chú ]
     ◎ 幼小的鸟,生下不久的:~鸡。~燕。~儿。~凤。~形。
一经(一經)yī jīng
(1).一种经书。《史记·乐书》:“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 唐 李白 《悲歌行》:“ 惠施 不肯千万乘, 卜式 未必穷一经。”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清 戴名世 《节孝唐孺人传》:“吾岂忍见一经之传自尔而坠?”《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时候不但不曾奉试帖增到入韵的特旨,也不曾奉文章只限七百字的功令,就连二场还是专习一经,三场还有论判呢。”
(2).犹言贯通。《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 燕 、 赵 无 齐 、 楚 , 齐 、 楚 无 燕 、 赵 也。” 张守节 正义:“广言横度中国东西也。”
(3).副词。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耕田》:“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令,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贤弟不知,乐户们一经责罚过了,便是受罪之人,做不得士人妻妾。”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在肃反工作中,凡是已经发现了的错误,我们都已经采取了或者正在采取纠正的步骤。没有发现的,一经发现,我们就准备纠正。”
(4).酒一瓶或一斤为“一经”。参见“ 一经程 ”。  ——《漢語大詞典》
贻燕(貽燕)yí yàn
《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 毛 传:“燕,安。翼,敬也。”后以“貽燕”谓使子孙安逸。《后汉书·班固传下》:“貽燕后昆,覆以懿鑠。” 李贤 注:“遗燕安於子孙也。” 晋 陆云 《国起西园第表启》:“遗训百世,貽燕子孙。” 唐 白居易 《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貽燕之训,叔父奉而行之,不敢失坠。”  ——《漢語大詞典》
翼 yì《國語辭典》

翼 [ yì ]

  1. 翅膀。如:「蝉翼」、「鸟翼」。《易经·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战国策·楚策四》:「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
  2. 分布于左右两侧的军队。《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3. 船。《文选·张协·七命》:「尔乃浮三翼,戏中沚。」
  4. 地名。春秋时晋邑,故城约在今大陆地区山西省翼城县东南。
  5. 姓。如汉代有翼奉。
  1. 辅助。《书经·益稷谟》:「予欲左右有民,汝翼。」《礼记·文王世子》:「保也者,慎 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2. 掩蔽、保护。《诗经·大雅·生民》:「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汉书·卷一·高帝纪上》:「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1. 恭谨。《诗经·小雅·六月》:「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论语·乡党》:「没阶趋进,翼如也。」
  2. 第二的、次的。《书经·武成》:「越翼日,癸巳。」通「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