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汲汲陷有为,昏昏堕无记。

苏辙宋代〕《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汲汲陷有为,昏昏堕无记。
湛然古井水,心在独无意。
读书非求解,食粟姑自遂。
幸有三男子,力田奉租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汲汲有为昏昏无记

汲汲 jí jí
(1).心情急切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孔颖达 疏:“汲汲然者,促急之情也。” 宋 欧阳修 《试笔·繫辞说》:“予之言,久当见信於人矣,何必汲汲较是非於一世哉。” 李大钊 《青春》:“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齦齦辩证白首 中国 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 中国 之再生。”
(2).引申为急切追求。《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 林纾 《上郭春媮侍郎辞特科不赴书》:“ 紓 七上春官,汲汲一第,岂恶争之人哉?”
(3).忧惶不安貌。《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 植 以前过,事事復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病薨。” 苏曼殊 《非梦记》:“天明,将还釵本末陈露於媪,深自引咎,乃归寺汲汲无欢。”
(4).同“ 岌岌 ”。形容十分危险。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今 北京 、东 粤 岁遘其灾,以为天行之常也,大地固有之矣,吾久居其地而亦汲汲危之矣,奈何!” 鲁迅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所以我的经验是:毁或无妨,誉倒可怕,有时候是极其‘汲汲乎殆哉’的。”  ——《漢語大詞典》
陷 xiàn《國語辭典》

陷 [ xiàn ]

  1. 地下坑穴,泛指害人的阴谋。如:「陷阱」。《韩非子·六反》:「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
  2. 缺点、过失。如:「缺陷」。《国语·鲁语下》:「齐闾丘来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三国吴·韦昭·注:「陷,犹过失也。」
  1. 没入、沉入。如:「沉陷」、「越陷越深」、「陷入泥中」。唐·李洞〈题竹溪禅院〉诗:「风摇缾影碎,沙陷履痕端。」
  2. 设计害人。如:「诬陷」、「构陷」、「陷害」。《史记·卷一一二·酷吏传·张汤传》:「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三国演义·第一回》:「遂于他事陷邕于罪。」
  3. 攻占、被攻占。如:「攻陷」、「失陷」、「沦陷」。唐·元结〈大唐中兴颂·序〉:「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陷洛阳。」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及城陷,贼缚廵等数十人坐。」
有为(有爲)yǒu wéi
(1).有作为。《易·繫辞上》:“是以君子将有为也。” 宋 苏轼 《学士院试孔子先进论》:“君子之欲有为於天下,莫重乎其始进也。”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公为人刚介有为,既下车,即以兴利除害为己任。”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他羡慕 东阳 与 瑞丰 的官运,同时也羡慕他们的年轻有为。”
(2).友为,相亲为友。有,通“ 友 ”。 汉 扬雄 《法言·修身》:“上交不諂,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汪荣宝 义疏:“有,读为‘友’……可以友为,犹云可与言友也。”
(3).佛教语。指有为法。《景德传灯录·鸠摩罗多》:“汝若入此法门可与诸佛同矣。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如梦幻。”参见“ 有为法 ”。
有所为,有缘故。 唐 于濆 《拟古讽》:“草木本无情,此时如有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胡明仲本末》:“盖此书有为而作,非徒区区评论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所以你一进门,我就知道你是有为而来的了。这才是无事不登三寳殿啊。”  ——《漢語大詞典》
昏昏 hūn hūn
(1).昏暗貌;阴暗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乐浪 之东,有背明之国……在 扶桑 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穀。” 南朝 陈 阴铿 《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云溪王氏妇》:“步於沙莽中,天气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 贝琼 《殳山隐居夏日》诗:“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
(2).糊涂;愚昧。《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危言为人所不乐闻,大抵愿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蛮弦 代 写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薛贺州》:“ 郑 人 薛鋭 仲藏 为 贺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绪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叶圣陶 《城中·微波》:“他脑际有点昏昏,口里非常渴燥。”
(4).视力昏花模糊。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两目昏昏然,不甚见物。”  ——《漢語大詞典》
堕 ( 墮 ) duò/huī
堕 [ duò ]
◎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堕 [ huī ]
    ◎ 古同“”,毁坏。
      无记(無記)wú jì
      佛教语。谓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二:“於此所説十有对中,除色及声餘八无记,谓五色根,香味触境,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之二:“灭想成无记,生心坐有求。”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