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
苏辙〔宋代〕《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燕山》
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
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
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
却顾汝漠平,南来独飞雁。
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
上论召公奭,礼乐比姬旦。
次称望诸君,术略亚狐管。
子丹号无策,亦数游侠冠。
割弃何人斯,腥臊久不澣。
哀哉汉唐余,左衤任今已半。
玉帛非足云,子女罹蹈践。
区区用戎索,久尔縻郡县。
従来帝王师,要在侮亡乱,攻坚甚攻玉,乘瑕易冰泮。
中原但常治,敌势要自变。
会当挽天河,洗此生齿万。
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
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
却顾汝漠平,南来独飞雁。
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
上论召公奭,礼乐比姬旦。
次称望诸君,术略亚狐管。
子丹号无策,亦数游侠冠。
割弃何人斯,腥臊久不澣。
哀哉汉唐余,左衤任今已半。
玉帛非足云,子女罹蹈践。
区区用戎索,久尔縻郡县。
従来帝王师,要在侮亡乱,攻坚甚攻玉,乘瑕易冰泮。
中原但常治,敌势要自变。
会当挽天河,洗此生齿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居民 jū mín
(1).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战国策·楚策一》:“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居民怨苦兮号穹旻。”《宣和遗事》后集:“次经过 平顺州 ,入城,屋甚雄壮,居民繁密,市井中货易类 燕京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团圆》:“我这公祖少年老成,居民无不瞻仰。”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癫犬》:“ 粤 西某村,居民数千家,俗尚蓄犬以为食。” 巴金 《家》九:“差不多每天都发生兵士跟学生的小冲突,闹得全城居民惊惶不安。”
(2).使民安居。《礼记·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漢語大詞典》
(2).使民安居。《礼记·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漢語大詞典》
异 ( 異 ) yì
异 [ yì ]
-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 分开:离~。~居。
-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 奇怪:惊~。诧~。怪~。
风气(風氣)fēng qì
(1).指空气和由空气流动而生的风。《文选·宋玉〈风赋〉》:“其所託者然,则风气殊焉。” 吕向 注:“虽同託户穴,其於清浊亦殊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西四十里有 风山 ,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 明 高启 《送顾倅序》:“士之仕於外者,咸乐居之;以其风气清美,有山川臺榭之胜,鱼稻茶笋之饶。”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但窟居者多在山谷之幽,风气不通,故於卫生不宜,太平极乐则居山顶,风气四通,故於养生最益也。”
(2).气候。《尚书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汉书·西域传上·安息国》:“﹝ 安息国 ﹞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 乌弋 、 罽宾同 。” 宋 洪巽 《旸谷漫录》:“﹝ 周俊叔 ﹞得十二时竹一根於某州,植之家庭,非土地所生,风气所宜也,久不笋。及笋矣,又多憔悴不茂。”《元典章·户部十二·和买》:“古人立法取赋,必因其土地所生,风气所宜以为之也。”
(3).风尚习俗。《魏书·李琰之传》:“ 琰之 虽以儒素为业,而语人言,吾家世将种,自云犹有 关 西风气。” 宋 苏辙 《奉使契丹·燕山》诗:“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 夏衍 《秋瑾传》第二幕:“我从 北京 到了 上海 就觉得风气有点儿不一样。”
(4).谓某种时新的风尚习俗。 宋 陈亮 《量度权衡策》:“当是时,风气未开,人物尚朴,观象之妙,盖不必推数而后知也。” 元 刘因 《隐仙谷》诗:“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他还说,应该让 桂林 来开风气之先。它本身是一个画廊城。”
(5).气氛情景。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西湖》:“竹篱傍水,家鶩睡波,宛然 江 南风气。”《红楼梦》第七五回:“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闔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凄惨起来。”
(6).风采气度。《宋书·王惠传》:“ 陈郡 谢瞻 才辩有风气,尝与兄弟羣从造 惠 ,谈论锋起,文史间发。”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 许彝千 少便歧嶷,总角风气更进。”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八:“ 康祺 以为 文敏 以院长之尊,督修书籍,不自断决,询及微僚,正前辈贵人风气也。”
(7).指诗文书画的风格或气韵。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冯璧》:“诗笔清峻,似其为人。字画楚楚有 魏 晋 间风气。”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故能备 钟 张 诸体,於屋漏雨锥画沙之外,别有一种风气。” 清 黄子云 《野鸿诗的》十五:“诗之浅深,有在一两字内见者……不知一字之间,风气顿殊,妍丑迥别矣。”
(8).指古代的一种占候之法。《三国志·吴志·吴范传》:“﹝ 吴范 ﹞以治历数,知风气,闻於郡中……每有灾祥,輒推数言状,其术多效。”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占风气,布筹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之。”参见“ 风角 ”。
(9).病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知 齐王 太后病者,臣 意 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溼然风气也。”《北史·阳元景传》:“﹝ 阳元景 ﹞后以风气弥留,不堪近侍,出除 青州 高阳 内史,卒於郡。”《元典章·刑部十六·违枉》:“令人邀请 肥乡县 復检官吏捏合尸状,定验作因风气病身死。” ——《漢語大詞典》
(2).气候。《尚书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汉书·西域传上·安息国》:“﹝ 安息国 ﹞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 乌弋 、 罽宾同 。” 宋 洪巽 《旸谷漫录》:“﹝ 周俊叔 ﹞得十二时竹一根於某州,植之家庭,非土地所生,风气所宜也,久不笋。及笋矣,又多憔悴不茂。”《元典章·户部十二·和买》:“古人立法取赋,必因其土地所生,风气所宜以为之也。”
(3).风尚习俗。《魏书·李琰之传》:“ 琰之 虽以儒素为业,而语人言,吾家世将种,自云犹有 关 西风气。” 宋 苏辙 《奉使契丹·燕山》诗:“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 夏衍 《秋瑾传》第二幕:“我从 北京 到了 上海 就觉得风气有点儿不一样。”
(4).谓某种时新的风尚习俗。 宋 陈亮 《量度权衡策》:“当是时,风气未开,人物尚朴,观象之妙,盖不必推数而后知也。” 元 刘因 《隐仙谷》诗:“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他还说,应该让 桂林 来开风气之先。它本身是一个画廊城。”
(5).气氛情景。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西湖》:“竹篱傍水,家鶩睡波,宛然 江 南风气。”《红楼梦》第七五回:“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闔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凄惨起来。”
(6).风采气度。《宋书·王惠传》:“ 陈郡 谢瞻 才辩有风气,尝与兄弟羣从造 惠 ,谈论锋起,文史间发。”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 许彝千 少便歧嶷,总角风气更进。”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八:“ 康祺 以为 文敏 以院长之尊,督修书籍,不自断决,询及微僚,正前辈贵人风气也。”
(7).指诗文书画的风格或气韵。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冯璧》:“诗笔清峻,似其为人。字画楚楚有 魏 晋 间风气。”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故能备 钟 张 诸体,於屋漏雨锥画沙之外,别有一种风气。” 清 黄子云 《野鸿诗的》十五:“诗之浅深,有在一两字内见者……不知一字之间,风气顿殊,妍丑迥别矣。”
(8).指古代的一种占候之法。《三国志·吴志·吴范传》:“﹝ 吴范 ﹞以治历数,知风气,闻於郡中……每有灾祥,輒推数言状,其术多效。”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占风气,布筹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之。”参见“ 风角 ”。
(9).病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知 齐王 太后病者,臣 意 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溼然风气也。”《北史·阳元景传》:“﹝ 阳元景 ﹞后以风气弥留,不堪近侍,出除 青州 高阳 内史,卒於郡。”《元典章·刑部十六·违枉》:“令人邀请 肥乡县 復检官吏捏合尸状,定验作因风气病身死。” ——《漢語大詞典》
自古 zì gǔ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漢語大詞典》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漢語大詞典》
习 ( 習 ) xí
习 [ xí ]
-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
- 学:~文。~武。
- 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
-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
- 相因:世代相~。~~相因。
- 姓。
耕战(耕戰)gēng zhàn
指农耕与战争。古代重视农耕和战争,并主张两者相结合。《商君书·慎法》:“故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吴起 为 楚悼王 立法……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汉 王充 《论衡·非韩》:“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