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夏天长暑热,三秋山后清凉。
九夏天长暑热,三秋山后清凉。一川禾黍正苍苍。了见西成有望。论甚天涯海角,尽他关外山荒。目前无事即仙乡。且恁随缘豁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九夏 jiǔ xià
(1).古乐名。《周礼·春官·钟师》:“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裓夏》、《驁夏》。” 郑玄 注:“九夏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九夏乐章》:“九夏皆门庭之乐也。《周礼·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出入,谓出门入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金奏九夏,圭陈八薌。”
(2).夏季,夏天。 晋 陶潜 《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復九夏。” 唐 太宗 《赋得夏首启节》:“北闕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九夏则神耗气索,力难支体。”
(3).九州华夏。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回:“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 ——《漢語大詞典》
(2).夏季,夏天。 晋 陶潜 《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復九夏。” 唐 太宗 《赋得夏首启节》:“北闕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九夏则神耗气索,力难支体。”
(3).九州华夏。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回:“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 ——《漢語大詞典》
天长(天长)
唐 沈佺期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唐 宋之问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唐 杜审言 杂曲歌辞 其一 大酺乐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骈字类编》
唐 宋之问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唐 杜审言 杂曲歌辞 其一 大酺乐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骈字类编》
暑热(暑熱)shǔ rè
(1).盛夏时期的炎热。《淮南子·齐俗训》:“贫人则夏被褐带索,含菽水以充肠,以支暑热。”《水浒传》第一○五回:“ 宋江 等冒着暑热,汗马驰驱。” 郭小川 《秋歌》之二:“暑热不长久哟,乌云会消散;时光呵,又为我们送来个好秋天!”
(2).中医指外感暑邪的一种热症。 清 王孟英 《温热经纬·三时伏气外感篇》:“暑热深入,伏热烦渴。” ——《漢語大詞典》
(2).中医指外感暑邪的一种热症。 清 王孟英 《温热经纬·三时伏气外感篇》:“暑热深入,伏热烦渴。” ——《漢語大詞典》
三秋 sān qiū
(1).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 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 晋 陆机 《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宋 李弥逊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2).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李善 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宋 柳永 《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
(3).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4).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漢語大詞典》
(2).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李善 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宋 柳永 《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
(3).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4).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漢語大詞典》
山后(山后)
唐 王维 新晴野望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骈字类编》
清凉(清涼)qīng liáng
亦作“ 清凉 ”。
(1).寒凉;凉快。《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如无北向户屋,於清凉处亦得。然要须日未出前清凉时下黍。”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诗之一:“烦暑若如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宋 苏轼 《与范子丰》之五:“南方夏热,殊非中原之比,入秋稍得清凉。” 清 黄周星 《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举头便见蒲萄緑,顿令烦暑化清凉。”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天上已没有一块黑云,洗过了的蓝空与洗过了的一切,像由黑暗里刚生出的一个新的、清凉的、美丽的世界。”
(2).清静,不烦扰。《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二:“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清 李渔 《怜香伴·女较》:“纷纷桃李都收尽,方以外尚餘仙杏,贮我药笼中,引尔清凉境。”
(3).宫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 清凉 宣温,神仙长年。”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 未央宫 有 清凉殿 。” ——《漢語大詞典》
(1).寒凉;凉快。《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如无北向户屋,於清凉处亦得。然要须日未出前清凉时下黍。”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诗之一:“烦暑若如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宋 苏轼 《与范子丰》之五:“南方夏热,殊非中原之比,入秋稍得清凉。” 清 黄周星 《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举头便见蒲萄緑,顿令烦暑化清凉。”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天上已没有一块黑云,洗过了的蓝空与洗过了的一切,像由黑暗里刚生出的一个新的、清凉的、美丽的世界。”
(2).清静,不烦扰。《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二:“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清 李渔 《怜香伴·女较》:“纷纷桃李都收尽,方以外尚餘仙杏,贮我药笼中,引尔清凉境。”
(3).宫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 清凉 宣温,神仙长年。”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 未央宫 有 清凉殿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