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读书(讀書)dú shū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 王先生 的声音,原来 王先生 在读书哩。”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北窗(北窗)
唐 厍狄履温 夏晚初霁南省寓直用馀字 星回南斗落,月度北窗虚。
唐 张说 杂诗四首 其三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
唐 钱起 衡门春夜 宁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
唐 杨凌 即事寄人 中禁鸣钟日欲高,北窗欹枕望频搔。
唐 武元衡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 旬休屏戎事,凉雨北窗眠。
宋 晁补之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四海一居何处卜,北窗祗取见家山。
宋 程俱 偶作三首 其一 山鸟一声清昼永,白云深处北窗凉。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三十二 三公只得三株看,閒客清阴满北窗。
宋 陆游 或问余近况示以长句 幽寻东浦鹭迎棹,独卧北窗莺唤人。
金 侯册 学古体 银钩挂帘北窗晓,翠鬟临镜双鸾小。
元 陈高 寄顾仲明教授 长忆青华翠色寒,北窗对酒几同看。
元 倪瓒 再用韵呈诸公 北窗高卧自清宁,烟雾衣裳云锦屏。 ——《骈字类编》
唐 张说 杂诗四首 其三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
唐 钱起 衡门春夜 宁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
唐 杨凌 即事寄人 中禁鸣钟日欲高,北窗欹枕望频搔。
唐 武元衡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 旬休屏戎事,凉雨北窗眠。
宋 晁补之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四海一居何处卜,北窗祗取见家山。
宋 程俱 偶作三首 其一 山鸟一声清昼永,白云深处北窗凉。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三十二 三公只得三株看,閒客清阴满北窗。
宋 陆游 或问余近况示以长句 幽寻东浦鹭迎棹,独卧北窗莺唤人。
金 侯册 学古体 银钩挂帘北窗晓,翠鬟临镜双鸾小。
元 陈高 寄顾仲明教授 长忆青华翠色寒,北窗对酒几同看。
元 倪瓒 再用韵呈诸公 北窗高卧自清宁,烟雾衣裳云锦屏。 ——《骈字类编》
竹 zhú《國語辭典》
竹 [ zhú ]
名- 植物名。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木质,有隆起之节,节间部中空,细长作管状,色绿。竹茎坚韧,可供建筑制器之用。
- 乐器名。笛、箫之属。《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简册。如:「竹帛」、「竹简」。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
- 姓。如汉代有竹多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酿酒(釀酒)niàng jiǔ
造酒。《史记·孟尝君列传》:“﹝ 冯驩 ﹞迺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口不言功心自适,吟诗酿酒待花开。” 沈从文 《长河·人与地》:“原来是卖不出橘子。有时出产太多,沿河发生了战事,装运不便,又不会用它酿酒……摘下树后成堆的听它烂掉,也极平常。” ——《漢語大詞典》
南园(南園)nán yuán
(1).园名。在 广东 广州市 南。 明 洪武 初, 赵介 、 孙蕡 等五人在此结社,号 南园 五子。 嘉靖 时,又有 欧大任 梁有誉 等五人,于此结社,号 南园 后五子。参见“ 南园十先生 ”。
(2).泛指园圃。 晋 张协 《杂诗》之八:“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却学 寿张 樊敬侯 ,种漆南园待成器。” ——《漢語大詞典》
(2).泛指园圃。 晋 张协 《杂诗》之八:“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却学 寿张 樊敬侯 ,种漆南园待成器。” ——《漢語大詞典》
水 shuǐ《國語辭典》
水 [ shuǐ ]
名- 无色无臭的液体。由氢气与氧气化合而成。
- 汁、液。如:「墨水」、「药水」、「橘子水」、「柠檬水」。
- 海、河、江、湖的总称。如:「汉水」。《书经·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 水星的简称。参见「水星 」条。
- 额外的收入、费用。如:「捞油水」。《邻女语·第二回》:「你一路上发的水还不彀么?还要到这地方来想方么?」
- 量词。计算衣物刷洗次数的单位。如:「这件衣服洗两水就走样了。」
- 姓。如明代有水苏民。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瓜果等多汁而不脆甜。如:「这梨吃起来水水的,不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