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朱丝初少味,萧疏翠竹久弥鲜。
苏辙〔宋代〕《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
一时冠盖盛临川,直亮推公益友先。
淡泊朱丝初少味,萧疏翠竹久弥鲜。
崎岖处世曾何病,奔走成功亦偶然。
天理更疏终不失,雍雍今见子孙贤。
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
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
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
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
〈公家有竹轩,辄尝赋诗。
〉
淡泊朱丝初少味,萧疏翠竹久弥鲜。
崎岖处世曾何病,奔走成功亦偶然。
天理更疏终不失,雍雍今见子孙贤。
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
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
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
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
〈公家有竹轩,辄尝赋诗。
〉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淡泊 dàn bó
(1).恬淡,不追名逐利。《东观汉记·郑均传》:“好 黄老 ,淡泊无欲,清静自守。” 宋 秦观 《送蔡子襄用蔡子俊韵》:“故人淡泊出天性,鷦鷯巢林一枝足。” 茅盾 《腐蚀·十月一日》:“既然是的, 陈 为什么又来‘访问’我?为什么又表示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装出那么淡泊无求的神气?”
(2).清淡寡味。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蒸食,其味甘甜。经久,得风,乃淡泊。” 唐 李白 《大猎赋》:“曷若饱人以淡泊之味,醉时以淳和之觴。” 宋 欧阳修 《送杨闢秀才》诗:“世好竞辛咸,古味殊淡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顷刻酒》:“初饮淡泊无味,顷之面颊发頳。”
(3).清贫寒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方纔老员外与安人的意思,嫌 张 家家事淡泊些,説道:‘除非 张 家官人中了科名,纔许他。’”《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吾有桑枣园一所,茆屋数间,园边有田十亩,勤於树艺,尽可度日。倘足下不嫌淡泊,就此暂过几时何如?” 郭沫若 《历史人物·王安石》:“又租了别人房子居住,这足证他的生活很淡泊的。”
(4).指颜色浅淡或消褪。 唐 杜甫 《飞仙阁》诗:“寒日外淡泊,长风中怒号。”《红楼梦》第三八回:“蒂有餘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5).犹冷淡。《孔丛子·独治》:“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平山冷燕》卷二:“我不是这等淡泊他,他还要在此缠扰哩。”
(6).指生意清淡。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杨 辞以生意淡泊,本利亏损,无囊可解。” ——《漢語大詞典》
(2).清淡寡味。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蒸食,其味甘甜。经久,得风,乃淡泊。” 唐 李白 《大猎赋》:“曷若饱人以淡泊之味,醉时以淳和之觴。” 宋 欧阳修 《送杨闢秀才》诗:“世好竞辛咸,古味殊淡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顷刻酒》:“初饮淡泊无味,顷之面颊发頳。”
(3).清贫寒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方纔老员外与安人的意思,嫌 张 家家事淡泊些,説道:‘除非 张 家官人中了科名,纔许他。’”《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吾有桑枣园一所,茆屋数间,园边有田十亩,勤於树艺,尽可度日。倘足下不嫌淡泊,就此暂过几时何如?” 郭沫若 《历史人物·王安石》:“又租了别人房子居住,这足证他的生活很淡泊的。”
(4).指颜色浅淡或消褪。 唐 杜甫 《飞仙阁》诗:“寒日外淡泊,长风中怒号。”《红楼梦》第三八回:“蒂有餘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5).犹冷淡。《孔丛子·独治》:“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平山冷燕》卷二:“我不是这等淡泊他,他还要在此缠扰哩。”
(6).指生意清淡。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杨 辞以生意淡泊,本利亏损,无囊可解。” ——《漢語大詞典》
朱丝(朱絲)zhū sī
(1).红色的丝绳。《左传·襄公十八年》:“ 晋侯 伐 齐 ,将济 河 , 献子 以朱丝繫玉二瑴而祷。”《淮南子·说山训》:“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芻狗,若为土龙以求雨。”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今假众乐之言,以文饰其帝国主义,是犹借兼士之名,以文饰其兼併主义, 墨 孟 有知,必縈以朱丝,攻以雷鼓无疑也。”
(2).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唐 刘禹锡 《调瑟词》:“朱丝二十五,闕一不成曲。” 清 唐孙华 《种树》诗:“珍材伐琴瑟,清音发朱丝。”
(3).借指琴瑟。 唐 元孚 《送李四校书》诗:“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 宋 苏轼 《渚宫》诗:“緑窗朱户春昼闭,想见深屋弹朱丝。” ——《漢語大詞典》
(2).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唐 刘禹锡 《调瑟词》:“朱丝二十五,闕一不成曲。” 清 唐孙华 《种树》诗:“珍材伐琴瑟,清音发朱丝。”
(3).借指琴瑟。 唐 元孚 《送李四校书》诗:“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 宋 苏轼 《渚宫》诗:“緑窗朱户春昼闭,想见深屋弹朱丝。” ——《漢語大詞典》
初 chū《國語辭典》
初 [ chū ]
名- 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进取不忘其初。」
- 起源、开始。如:「年初」、「月初」、「和好如初」。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 姓。如宋代有初暐。
- 从前、原来。如:「初衷」、「初心」。
- 最先、开头。如:「初秋」、「初民」、「初雪」。
- 最低的。如:「初级」、「初等」。
- 阴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初」字,表上旬的。如:「初一」、「初二」。
- 第一次的。如:「初恋」、「初学」、「初试啼声」。
- 甫、刚刚。如:「初出茅庐」。《书经·召诰》:「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 全、始终。用于否定句,表范围。《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彭修传》:「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废命不忠,岂非过邪?」
少味
齐民要术作春酒法用米计满九石作三五日停著尝之气味足者乃罢若犹少味者更酘三四斗 ——《韵府拾遗 未韵》
萧疏(蕭疏)xiāo shū
亦作“ 萧疎 ”。
(1).稀疏;稀少。 唐 唐彦谦 《秋霁夜吟寄友人》:“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读史有感》曲之一:“説到知音,自古无多,白髮萧疎,青灯寂寞,老子婆娑。” 清 黄遵宪 《人境庐杂诗》之八:“ 杨 梁 诸子好,踪跡亦萧疏。” 艾芜 《荣归》:“枯藤缠绕的篱落间,黄叶萧疏的林木下,都有二三野犬,在争扯残馀的尸体。”
(2).寂寞;凄凉。 唐 杜牧 《八六子》词:“辞恩久归 长信 ,凤帐萧疏,椒殿閒扃。” 宋 张孝祥 《鹊桥仙·戏赠吴伯承侍儿》词:“ 野堂 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 元 宋方壶 《斗鹌鹑·送别》套曲:“欢笑地不堪举目,回首处景物萧疎。”《红楼梦》第八一回:“ 宝玉 走到 沁芳亭 ,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3).萧条;不景气。 宋 陆游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殫。”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翦发延宾》:“英雄困尘土,奈生计萧疎,功名艰阻,忠谋未吐。”
(4).洒脱;自然不拘束。 明 刘嵩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诗:“ 金华 山人 余仲扬 ,笔墨萧疏开老苍。” 清 李渔 《凰求凤·媒间》:“仪容细观今胜初,喜风韵萧疎。”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苏曼殊 ﹞又善画,萧疏淡远,似不食人间烟火物。”
(5).清丽。 唐 吴融 《书怀》诗:“傍巖依树结簷楹,夏物萧疎景更清。” 宋 司马光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诗:“槿花篱落围丛竹,风日萧疎满园緑。” 清 方文 《石臼湖访邢孟贞》诗之二:“风俗既淳美,山川亦萧疎。”
(6).空虚。 元 汤式 《天香引·中秋戏题》曲:“今年旅邸中秋,囊篋萧疎,典却 吴 钩。”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身为名将,手握重兵,一旦弃去之,缾鉢萧疏,野衲不若。” ——《漢語大詞典》
(1).稀疏;稀少。 唐 唐彦谦 《秋霁夜吟寄友人》:“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读史有感》曲之一:“説到知音,自古无多,白髮萧疎,青灯寂寞,老子婆娑。” 清 黄遵宪 《人境庐杂诗》之八:“ 杨 梁 诸子好,踪跡亦萧疏。” 艾芜 《荣归》:“枯藤缠绕的篱落间,黄叶萧疏的林木下,都有二三野犬,在争扯残馀的尸体。”
(2).寂寞;凄凉。 唐 杜牧 《八六子》词:“辞恩久归 长信 ,凤帐萧疏,椒殿閒扃。” 宋 张孝祥 《鹊桥仙·戏赠吴伯承侍儿》词:“ 野堂 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 元 宋方壶 《斗鹌鹑·送别》套曲:“欢笑地不堪举目,回首处景物萧疎。”《红楼梦》第八一回:“ 宝玉 走到 沁芳亭 ,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3).萧条;不景气。 宋 陆游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殫。”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翦发延宾》:“英雄困尘土,奈生计萧疎,功名艰阻,忠谋未吐。”
(4).洒脱;自然不拘束。 明 刘嵩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诗:“ 金华 山人 余仲扬 ,笔墨萧疏开老苍。” 清 李渔 《凰求凤·媒间》:“仪容细观今胜初,喜风韵萧疎。”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苏曼殊 ﹞又善画,萧疏淡远,似不食人间烟火物。”
(5).清丽。 唐 吴融 《书怀》诗:“傍巖依树结簷楹,夏物萧疎景更清。” 宋 司马光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诗:“槿花篱落围丛竹,风日萧疎满园緑。” 清 方文 《石臼湖访邢孟贞》诗之二:“风俗既淳美,山川亦萧疎。”
(6).空虚。 元 汤式 《天香引·中秋戏题》曲:“今年旅邸中秋,囊篋萧疎,典却 吴 钩。”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身为名将,手握重兵,一旦弃去之,缾鉢萧疏,野衲不若。” ——《漢語大詞典》
翠竹 cuì zhú
绿竹。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积芳兮选木,幽兰兮翠竹。” 唐 鲍溶 《云溪竹园翁》诗:“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 明 何景明 《过马溪田村居》诗:“宛宛清河曲,团团翠竹村。” 叶圣陶 《线下·金耳环》:“绿意弥漫的原野在两旁平转;时时有一丛深树或翠竹一闪而过,标识着那里有村落。” ——《漢語大詞典》
久 jiǔ《國語辭典》
久 [ jiǔ ]
副- 时间长远。如:「久违」、「久别重逢」、「久负盛名」。
- 经历时间的长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 旧的。《孔子家语·卷五·颜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 留、滞留。《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汉·赵岐·注:「久,留也。」
弥 ( 彌 ) mí/mǐ
弥 [ mí ]
- 满,遍:~满。~月(①整一个月;②婴儿满月)。~望(满眼)。~天(满天,形容极大的)。
- 补,合:~补。~缝。~封。
- 更加:~坚。欲盖~彰。
- 水满的样子:~漫。
- 久,远:~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亘(连绵不断)。
- 姓。
- 同“弭”,平息,消灭。
鲜 ( 鮮 ) xiān/xiǎn
鲜 [ xiān ]
- 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果。~花。~嫩。新~。
- 滋味美好:~美。~甜。这汤真~。
- 有光彩的:~明。~亮。~艳。
- 味美的食物:尝~。时~。
-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海~。鱼~。
- 〔~卑〕中国古代北方民族。
- 姓。
- ◎ 少:~为人知。寡廉~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