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点{左黑右南}旧无对,吟哦今与谁。

苏辙宋代〕《寄张芸叟

老矣张芸叟,亲编乐府词。
才高君未觉,手战我先衰。
点{左黑右南}旧无对,吟哦今与谁。
十年酬唱绝,欢喜得新诗。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无对吟哦

点 ( 點 ) diǎn
点 [ diǎn ]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滴。斑~。~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➋小的痕迹,如“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雨。几~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起~。极~。居民~。
  6. 项,部分,方面:优~。要~。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画。三~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评~。~缀。画龙~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种。~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头。~穴。
  11. 引火:~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数。~名。~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菜。~将(jiàng )。听众~播。
  14. 指示,启发:指~。~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钟~。
  16. 污:~污。~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心(“”读轻声)。~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读轻声)。
  18. 同“踮”。
左 zuǒ《國語辭典》

左 [ zuǒ ]

  1. 辅佐。《说文解字·左部》:「手相左也。」《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2. 违背。如:「意见相左」。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
  1. 表示方向、位置。与「右」相对。如:「向左转」、「前后左右」。
  2. 东方。如:「江左」、「山左」。《诗经·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3. 姓。如晋代有左思。
  1. 左手这边的。相对于「右」。如:「左方」、「左面」。
  2. 急进的、偏激的。如:「左派」、「左性子」。
  3. 不正当的。如:「旁门左道」。
  1. 参见「左计 」条。
  2. 参见「左迁 」条。
  3. 偏、差错。如:「你想左了。」、「他说左了。」
黑 hēi《國語辭典》

黑 [ ​hēi ]

語音
  1. 深暗如墨或煤的顏色。與「白」相對。
  2. 大陸地區黑龍江省的簡稱。
  3. 姓。如清代有黑旻。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吞沒、私貪。如:「一任總務下來,他黑了不少錢。」
  1. 昏暗無光。如:「黑暗」、「黑漆漆」。唐·李頻〈夏日題盩厔友人書齋〉詩:「黑處巢幽鳥,陰來叫候蟲。」
  2. 隱密的、不公開的。如:「黑名單」、「黑函」、「黑話」。
  3. 狠毒。如:「黑心肝」。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劉皇后,你左使這一片黑心腸做甚麼?」
  4. 專門從事非法的。與「白」相對。如:「黑道」、「黑市」、「黑槍」。

黑 [ hěi ]

  1. 參見「黑豆 」條。

黑 [ ​hè ]

讀音
  1. (一)​之讀音。
右 yòu《國語辭典》

右 [ yòu ]

  1. 表示方向、位置。相对于「左」。如:「向右转」、「前后左右」。
  2. 地理位置上,方向面向南时,指西边。如:「江右」、「陇右」。《仪礼·士虞礼》:「陈三鼎于门外之右。」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3. 上位。《管子·七法》:「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4. 豪强。《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西州豪右并兼,吏多奸贪,诉讼日百数。」
  5. 姓。如汉代有右公弼。
  1. 佐助。《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秘书〉:「只如太宗亦只是发他英雄之心,岂右其为霸哉!」通「佑」。
  2. 亲近、袒护。《战国策·魏策二》:「衍将右韩而左魏,文将右齐而左魏。」《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议者颇言司马品高,郎官、刺史迭处,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
  3. 崇尚。《淮南子·泛论》:「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唐·刘禹锡〈天论上〉:「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
南 nán/nā《國語辭典》

南 [ nán ]

  1. 方位名。与「北」相对。如:「坐北朝南」、「大江南北」。《诗经·小雅·何人斯 》:「胡不自南?」
  2. 南方的乐曲。《礼记·文王世子》:「胥鼓南。」汉·郑玄·注:「南,南夷之乐也。」
  3. 姓。如唐代有南霁云。
  1. 向南行、向南移动。《周礼·地官·大司徒》:「日南则景短,多暑。」《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杨时传》:「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1. 南边的。如:「南岸」、「南极」。《陈书·卷二一·王固传》:「魏人以南人嗜鱼,大设罟网。」

南 [ ná ]

  1. 参见「南无 」条。
旧 ( 舊 ) jiù
旧 [ jiù ]
  1. 过时的,与“”相对:~式。~俗。
  2.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衣服。~书。
  3.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居。~友。
  4.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怀念旧日情谊)。
无对(無對)wú duì
(1).无双;无敌。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自伤者也。”《南史·任昉传》:“时 琅邪 王融 有才儁,自谓无对当时,见 昉 之文,怳然自失。” 唐 皇甫冉 《同李苏州伤美人》诗:“歌舞尝无对,幽明忽此分。”《三国志平话》卷中:“ 赵云 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陶 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有友人 曾生 ,量亦无对。”
(2).不回答。《法苑珠林》卷十引 唐 唐临 《冥报记》:“﹝ 司马文 之弟﹞沉吟俯仰,默然无对。”  ——《漢語大詞典》
吟哦 yín é
(1).写作诗词;推敲诗句。 唐 李郢 《偶作》诗:“一杯正发吟哦兴,两盏还生去住愁。” 宋 张纲 《伤春》诗:“苦索吟哦成底急,且休拘束任吾真。” 元 张可久 《喜春来·永康驿中》曲:“荷盘敲雨珠千颗,山背披云玉一蓑,半篇诗景费吟哦。”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候补的饿殍在沟壑边吟哦。”
(2).有节奏地诵读。《宋史·儒林传八·何基》:“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浄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重湘 於灯下,将前诗吟哦了数遍。” 冰心 《斯人独憔悴》:“﹝ 颖铭 ﹞手里拿着一本唐诗,‘心不在焉’的只管往下吟哦。”  ——《漢語大詞典》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1.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2.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1.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