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江州城下土赤如赭。

苏辙宋代〕《自黄州还江州

身浮一叶返湓城,凌犯风涛日夜行。
把酒独斟従睡重,还家渐近觉身轻。
岸回樊口依稀见,日出庐山紫翠横。
家在庾公楼下泊,舟人遥指岸如赪。
〈江州城下土赤如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江州城下土赤

江州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唐 元稹 得乐天书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骈字类编》
城下
唐 高适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唐 王建 送人游塞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骈字类编》
土赤
明一统志钵池山王乔鍊丹于此山中一方土赤草木不生  ——《骈字类编》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赭 zhě《國語辭典》

赭 [ zhě ]

  1. 红褐色的土。《说文解字·赤部》:「赭,赤土也。」《管子·地数》:「上有赭者,下有铁。」
  1. 紫红色的。如:「赭衣」。《新五代史·卷五二·杂传·杜重威传》:「契丹赐重威赭袍,使衣以示诸军。」
  1. 烧光、烧尽。《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唐·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