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桨舞夷犹,连峰吐奇秀。
苏辙〔宋代〕《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
莫发邬阳市,晓榜彭蠡口。
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
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
暗空转车毂,渌水起冈阜。
众帆落高张,断缆已不救。
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
老心畏波澜,归卧塞窗牖。
土囊一已发,万窍无不奏。
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
鼓锺相轰豗,戈甲互磨叩。
云霓黑旗展,林木万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拥军後。
或为羁雌吟,或作苍兕吼。
众音杂呼吸,异出殊圈臼。
中宵变凝冽,飞霰集粉糅。
萧骚蓬响乾,晃荡窗光透。
坚凝忽成积,澎湃殊未究。
紵缟铺前洲。琼瑰琢遥岫。
山川莽同色,高下齐一覆。
渊深窜鱼鳖,野旷绝鸣雊。
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
寒虀仅盈盎,腊肉不满豆。
敝裘拥衾眠,微火拾薪构。
可怜道路穷,坐使妻子诟。
幽奇虽云极,岑寂顿未觏。
一年行将除,兹岁真浪受。
朝来阴云剥,林表红日漏。
风棱恬已收,江练平不绉。
两桨舞夷犹,连峰吐奇秀。
同行贺安稳,所识问癯瘦。
惊余空自怜,梦觉定真否。
春阳著城邑,屋瓦冻初溜。
艰难当有偿,烂熳醉醇酎。
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
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
暗空转车毂,渌水起冈阜。
众帆落高张,断缆已不救。
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
老心畏波澜,归卧塞窗牖。
土囊一已发,万窍无不奏。
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
鼓锺相轰豗,戈甲互磨叩。
云霓黑旗展,林木万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拥军後。
或为羁雌吟,或作苍兕吼。
众音杂呼吸,异出殊圈臼。
中宵变凝冽,飞霰集粉糅。
萧骚蓬响乾,晃荡窗光透。
坚凝忽成积,澎湃殊未究。
紵缟铺前洲。琼瑰琢遥岫。
山川莽同色,高下齐一覆。
渊深窜鱼鳖,野旷绝鸣雊。
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
寒虀仅盈盎,腊肉不满豆。
敝裘拥衾眠,微火拾薪构。
可怜道路穷,坐使妻子诟。
幽奇虽云极,岑寂顿未觏。
一年行将除,兹岁真浪受。
朝来阴云剥,林表红日漏。
风棱恬已收,江练平不绉。
两桨舞夷犹,连峰吐奇秀。
同行贺安稳,所识问癯瘦。
惊余空自怜,梦觉定真否。
春阳著城邑,屋瓦冻初溜。
艰难当有偿,烂熳醉醇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两桨(两桨)
宋 王初 自和书秋 江边两桨连歌渡,惊散游鱼莲叶东。
唐 吴融 次韵和王员外杂游四韵 两桨惯邀催去艇,七香曾占取来车。
宋 赵抃 赠别周元忠秀才 暂出林泉飞两桨,且陪风月赏西湖。
宋 黄庭坚 送吴彦归番阳 寄声谢乡邻,为我具两桨。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 两桨去摇东浦月,一龛回望上方灯。 ——《骈字类编》
唐 吴融 次韵和王员外杂游四韵 两桨惯邀催去艇,七香曾占取来车。
宋 赵抃 赠别周元忠秀才 暂出林泉飞两桨,且陪风月赏西湖。
宋 黄庭坚 送吴彦归番阳 寄声谢乡邻,为我具两桨。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 两桨去摇东浦月,一龛回望上方灯。 ——《骈字类编》
舞 wǔ《國語辭典》
舞 [ wǔ ]
名- 一种配合音乐节奏移动身体,表演各种姿态的艺术。如:「芭蕾舞」、「华尔滋舞」、「交际舞」。《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 表演舞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
- 耍动、挥动。如:「舞剑」、「手舞足蹈」。《礼记·乐记》:「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飞扬、飞翔。如:「飞舞」、「眉飞色舞」、「龙飞凤舞」。
- 卖弄、玩弄。如:「舞文弄墨」。《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
- 搞、弄、忙。《儒林外史·第三回》:「邻居一起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
夷犹(夷猶)yí yóu
见“ 夷由 ”。 ——《漢語大詞典》
连峰(連峰)lián fēng
亦作“ 连峯 ”。 连绵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连峯竞千仞,背流各百里。” 北周 庾信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横阶仍凿涧,对户即连峰。” 宋 苏辙 《游太山·四禅寺》诗:“古寺依巖根,连峯转相揖。” 郭沫若 《断断集·青年与文化》:“这种进展,就好像连峰一样,一个峰头接上一个更高的峰头。” ——《漢語大詞典》
吐奇 tǔ qí
(1).出奇谋。 晋 夏侯湛 《三国名臣赞》:“昂昂 子敬 ,拔跡草莱,荷担吐奇,乃构 云臺 。”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故藏器者珍於变通随时,英逸者贵於吐奇拨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临危吐决” 元 胡三省 注:“吐决,谓吐奇决策也。”
(2).发出异采。 刘师培 《文说·耀采》:“ 赵至 《入关》之作, 鲍照 《大雷》之篇, 叔庠 擢秀於 桐庐 , 士龙 吐奇於 鄮县 ,游记之正宗也。” ——《漢語大詞典》
(2).发出异采。 刘师培 《文说·耀采》:“ 赵至 《入关》之作, 鲍照 《大雷》之篇, 叔庠 擢秀於 桐庐 , 士龙 吐奇於 鄮县 ,游记之正宗也。” ——《漢語大詞典》
秀 xiù《國語辭典》
秀 [ xiù ]
动- 稻麦等谷类吐穗开花。《诗经·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唐·聂夷中〈田家〉诗二首之一:「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泛指草木开花。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 生长、成长。晋·顾恺之〈神情〉诗:「冬岭秀寒松。」
- 表现、表演。为英语show的音译。如:「秀一下」。
- 草木的花。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文选·张协·七命》:「方疏含秀,圆井吐葩。」
- 才智杰出的人。如:「后起之秀」。《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顾荣、贺循、纪赡、周玘,皆南土之秀。」
- 演出、表演。如:「做秀」、「一场秀」。
- 姓。如春秋时宋有秀老。
- 草木繁茂。《宋史·卷六五·五行志·木志》:「汉阳军有插榴枝于石罅,秀茂成阴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佳木秀而繁阴。」
- 清丽、俊美。如:「娟秀」、「清秀」、「山明水秀」。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 优异、杰出。如:「优秀」、「一枝独秀」。《国语·齐语》:「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