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两行(兩行)liǎng xíng
(1). 庄子 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两行”。《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郭象 注:“任天下之是非。”
(2).两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诗·周南关雎诂训传》 唐 陆德明 题注:“故训旧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义,所以两行。”
(3).两者一起施行、实行。《新唐书·吕諲传》:“始在 河西 ,悉知诸将能否,及为尹,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故威惠两行。” ——《漢語大詞典》
(2).两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诗·周南关雎诂训传》 唐 陆德明 题注:“故训旧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义,所以两行。”
(3).两者一起施行、实行。《新唐书·吕諲传》:“始在 河西 ,悉知诸将能否,及为尹,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故威惠两行。” ——《漢語大詞典》
堤柳(堤柳)
唐 韦应物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 闲门荫堤柳,秋渠含夕清。
唐 李绅 过吴门二十四韵 水风摇綵旆,堤柳引鸣驺。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四首 其三 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绿纤纤。
唐 温庭筠 和段少常柯古 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
唐 司空图 退居漫题七首 其二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 ——《骈字类编》
唐 李绅 过吴门二十四韵 水风摇綵旆,堤柳引鸣驺。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四首 其三 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绿纤纤。
唐 温庭筠 和段少常柯古 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
唐 司空图 退居漫题七首 其二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 ——《骈字类编》
关心 guān xīn
(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群众生活丨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 ——《漢語大詞典》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动-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 姓。如晋代有在育。
一点(一點)yì diǎn
(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李灵省》:“若画山水、竹树,皆一点一抹,便得其象,物势皆出自然。”
(2).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诗:“如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景德传灯录·潭州神山僧密禅师》:“我今日一点气力也无。”《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好好的替咱们服侍老太太西去,也少尽一点子心哪。”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3).一经指点。《朱子全书》卷十二:“千条万绪,一身亲歷之,圣人一点他便醒,元来只从一箇心中流出来。”
(4).一方面;一部分。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十:“他们都晓得有两点,为什么我们只提一点?一万年都有两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5).一小时。一天中的第一和第十三时,也称一点。 ——《漢語大詞典》
(2).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诗:“如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景德传灯录·潭州神山僧密禅师》:“我今日一点气力也无。”《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好好的替咱们服侍老太太西去,也少尽一点子心哪。”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3).一经指点。《朱子全书》卷十二:“千条万绪,一身亲歷之,圣人一点他便醒,元来只从一箇心中流出来。”
(4).一方面;一部分。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十:“他们都晓得有两点,为什么我们只提一点?一万年都有两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5).一小时。一天中的第一和第十三时,也称一点。 ——《漢語大詞典》
淮山
唐 刘得仁 送友人下第归扬州觐省 雨断淮山出,帆扬楚树移。
宋 范成大 白鹭亭 少待西风吹雨过,更从二水看淮山。 ——《骈字类编》
宋 范成大 白鹭亭 少待西风吹雨过,更从二水看淮山。 ——《骈字类编》
入眼 rù yǎn
(1).看;进入视野。 唐 杜甫 《庭草》诗:“ 楚 草经寒碧,庭春入眼明。” 宋 陆游 《纵笔》诗:“关心惟酒盏,入眼独渔舟。” 明 汪道昆 《五湖游》:“淡粧浓抹,意态由来画不成;妍笑工顰,入眼平生未曾有。”
(2).中看;看得上。 宋 欧阳修 《与王懿敏公》:“ 蜀 中碑文,虽古碑断缺,仅有字者,皆打取来。如今秪见此等物,粗有心情,餘皆不入眼也。” 汪仲贤 《好儿子》:“我试了几次,自己看看总觉得不入眼,屡屡把稿本撕去。” ——《漢語大詞典》
(2).中看;看得上。 宋 欧阳修 《与王懿敏公》:“ 蜀 中碑文,虽古碑断缺,仅有字者,皆打取来。如今秪见此等物,粗有心情,餘皆不入眼也。” 汪仲贤 《好儿子》:“我试了几次,自己看看总觉得不入眼,屡屡把稿本撕去。” ——《漢語大詞典》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 做某个动作:胡~。
-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 表示语气,归去~兮!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