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水种蒲莲,开山莳梅李。
作官如负担,一负当且驰。
不知息肩处,妄问道远迩。
我乘章江流,却入宛溪水。
舍舟陟崔嵬,行路极旬已。
名都便欲过,佳处赖公指。
仰攀叠嶂高,俯阅双溪美。
不悟身乘空,但觉风吹耳。
云烟变遥壑,歌吹闻近市。
倦游得清旷,行役有新喜。
公言顷榛秽,斩伐従我始。
堰水种蒲莲,开山莳梅李。
拥本待成阴,养花要食子。
遗风揖桓谢,父老邀黄绮。
邦人鱼依蒲,食客莪在芷。
春阴迫寒食,谓我姑且止。
嗟余去乡国,屡把刀环视。
感公鹄鹭修,怜我凫鸭庳。
异邦逢故人,宁复固辞理。
高谈云汉上,烂醉笙歌里。
落日尽公欢,推挽未应起。
不知息肩处,妄问道远迩。
我乘章江流,却入宛溪水。
舍舟陟崔嵬,行路极旬已。
名都便欲过,佳处赖公指。
仰攀叠嶂高,俯阅双溪美。
不悟身乘空,但觉风吹耳。
云烟变遥壑,歌吹闻近市。
倦游得清旷,行役有新喜。
公言顷榛秽,斩伐従我始。
堰水种蒲莲,开山莳梅李。
拥本待成阴,养花要食子。
遗风揖桓谢,父老邀黄绮。
邦人鱼依蒲,食客莪在芷。
春阴迫寒食,谓我姑且止。
嗟余去乡国,屡把刀环视。
感公鹄鹭修,怜我凫鸭庳。
异邦逢故人,宁复固辞理。
高谈云汉上,烂醉笙歌里。
落日尽公欢,推挽未应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堰水
南史梁宗室萧明传武帝既纳侯景大举北侵使南康王会理总兵明乃拜表求行固请乃许之会理已至宿预诏改以明代为都督水陆诸军明师次吕梁十八里作寒山堰以灌彭城水及于堞不没者三板魏遣将慕容绍宗赴救明谋略不出号令莫行绍宗至决堰水明命将救之莫肯出 ——《骈字类编》
种 ( 種 ) zhǒng/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种 [ chóng ]
名-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
蒲莲(蒲莲)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 浅有蒲莲,深有葭苇。
宋 韩驹 送赵承之秘监出守南阳 使君楼前橘柚古,丞相堂下蒲莲稠。
宋 苏轼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 其一 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 ——《骈字类编》
宋 韩驹 送赵承之秘监出守南阳 使君楼前橘柚古,丞相堂下蒲莲稠。
宋 苏轼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 其一 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 ——《骈字类编》
开山(開山)kāi shān
(1).在名山创立寺院。 宋 刘克庄 《送日老住九座山》诗:“守土亲为大檀越,开山留下废砧基。”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余游 云门 诸寺,至 平阳 , 山翁 开山经始。”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过桥不远在山麓的倾斜中,有一座 明 时开山的古寺名叫 茶土寺 。”
(2).指首次住持。 宋 志磐 《佛祖统纪·择卿法师》:“ 元祐 二年,初建 寿圣院 ,请师开山。”
(3).开创学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且 唐 初诸家,如 虞 、 褚 、 欧 、 薛 ,尚傍 山阴 门户。至 过庭 而超然融会,变成一家,几与《十七帖》争道而驰,亦一开山作佛手也。”
(4).学派的开创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王文简公 士禎 才地渊雅,其诗学为本朝开山。” 蔡元培 《〈鲁迅先生全集〉序》:“最近时期,为旧文学殿军的,有 李越缦 先生;为新文学开山的,有 周豫才 先生,即 鲁迅 先生。”
(5).为采石、筑路等目的而把山岩挖开或炸开。
(6).开垦荒山。
(7).指在一定时期开放已封的山地,可进行放牧、采伐等活动。 ——《漢語大詞典》
(2).指首次住持。 宋 志磐 《佛祖统纪·择卿法师》:“ 元祐 二年,初建 寿圣院 ,请师开山。”
(3).开创学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且 唐 初诸家,如 虞 、 褚 、 欧 、 薛 ,尚傍 山阴 门户。至 过庭 而超然融会,变成一家,几与《十七帖》争道而驰,亦一开山作佛手也。”
(4).学派的开创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王文简公 士禎 才地渊雅,其诗学为本朝开山。” 蔡元培 《〈鲁迅先生全集〉序》:“最近时期,为旧文学殿军的,有 李越缦 先生;为新文学开山的,有 周豫才 先生,即 鲁迅 先生。”
(5).为采石、筑路等目的而把山岩挖开或炸开。
(6).开垦荒山。
(7).指在一定时期开放已封的山地,可进行放牧、采伐等活动。 ——《漢語大詞典》
莳 ( 蒔 ) shì/shí
莳 [ shì ]
- 移植:~田。
- 栽种:~花。
- 〔~萝〕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椭圆形,可做香料,亦称“小茴香”。
梅李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春日出苑应制 雨洗亭皋千亩绿,风吹梅李一园香。
元 叶颙 乙巳正月十二日雪中感怀 梅李争妍冷更荣,杨花飞絮湿尤轻。
元 王逢 丙申八月纪事时自乡里入吴还华馆遂卜隐鸿山 伯鸾吾所慕,梅李况鱼肥。
《韵府拾遗 纸韵》:晏子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 ——《骈字类编》
元 叶颙 乙巳正月十二日雪中感怀 梅李争妍冷更荣,杨花飞絮湿尤轻。
元 王逢 丙申八月纪事时自乡里入吴还华馆遂卜隐鸿山 伯鸾吾所慕,梅李况鱼肥。
《韵府拾遗 纸韵》:晏子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