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春阳着城邑,屋瓦冻初溜。

苏辙宋代〕《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雨

莫发邬阳市,晓搒彭蠡口。
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
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
晴空转车毂,渌水起冈阜。
众帆落高张,断缆已不救。
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
老心畏波澜,归卧塞窗牖。
土囊一已发,万窍无不奏。
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
鼓钟相轰豗,戈甲互磨叩。
云霓黑旗展,林木万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拥军后。
或为羁雌吟,或作仓兕吼。
众音杂呼吸,异出殊圈臼。
中宵变凝冽,飞霰集粉糅。
萧骚蓬响干,晃荡窗光透。
坚凝忽成积,澎湃殊未究。
纻缟铺前洲,琼瑰琢遥岫。
山川莽同色,高下齐一覆。
渊深窜鱼鳖,野旷绝鸣雊。
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
寒齑仅盈盎,腊肉不满豆。
敝裘拥衾眠,微火拾薪构。
可怜道路穷,坐使妻子诟。
幽奇虽云极,岑寂顿未观。
一年行将除,兹岁真浪受。
朝来阴云剥,林表红日漏。
风棱恬已收,江练平不绉。
两桨舞夷犹,连峰吐奇秀。
同行贺安稳,所识问癯瘦。
惊余空自怜,梦觉定真否。
春阳着城邑,屋瓦冻初溜。
艰难当有偿,烂熳醉醇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春阳城邑屋瓦初溜

春阳(春陽)chūn yáng
(1).阳春。 汉 焦赣 《易林·井之巽》:“春阳生草,夏长条枝。”旧题 汉 枚乘 《杂诗》之七:“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2).春天的阳光。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喜如春阳,怒如秋霜。”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閒非秋厉,惠淑春阳。”《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安彼反侧,如春阳秋露。” 越剧 《庵堂认母》:“听娘言语我心悲伤,到此刻才知母爱温暖如春阳。”
(3).喻帝王的恩泽。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坐驰雷电破姦伏,力送春阳煦鰥寡。”  ——《漢語大詞典》
着 ( 著 ) zhuó/zháo/zhāo/zhe
着 [ zhuó ]
  1. 穿(衣):穿~。穿红~绿。~装。
  2. 接触,挨上:~陆。附~。不~边际。
  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眼。~笔。~色。~墨。~力。~想。~意(用心)。
  4. 下落,来源:~落。
  5. 派遣:~人前来领取。
  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着 [ zháo ]
  1. 接触,挨上:~边。上不~天,下不~地。
  2. 感受,受到:~凉。~急。~忙。~风。~迷。
  3. 使,派,用:别~手摸。
  4. 燃烧,亦指灯发光:~火。灯~了。
  5. 入睡:躺下就~。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了。没见~。
着 [ zhāo ]
  1.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法。~数。一~儿好棋。
  2. 计策,办法:高~儿。没~儿了。
  3. 放,搁进去:~点儿盐。
  4.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哇!~,你说得真对!
着 [ zhe ]
  1.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开~会。
  2.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呢!
  3.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
  4.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照~办。
城邑 chéng yì
城和邑。泛指城镇。《国语·楚语上》:“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於手拇毛脉,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史记·淮阴侯列传》:“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程公 为是州,得 闽山 嶔崟之际,为亭於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四瞩。”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三:“自昔遘难初,城邑遭屠割。” 茅盾 《耶稣之死》:“城邑被火焚烧,田地为外邦人所侵吞。”  ——《漢語大詞典》
屋瓦
唐 李商隐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 残雪 檐冰滴鹅管,屋瓦镂鱼鳞。  ——《骈字类编》
冻 ( 凍 ) dòng
冻 [ dòng ]
  1.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结。~害。~馁。
  2. 汤汁凝成的胶体:鱼~。肉~。
  3.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得慌。防~。~伤。~疮。
初溜
袁奭诗涧水含初溜山花发早丛  ——《韵府拾遗 宥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