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犹神驰。

龚自珍清代〕《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人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玉皇宫中空若洗,三百六十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犹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常是落花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净土花深四寸冥目观想神驰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3. 出名,有名望:~人。~达。
  4. 名声:令~(好名声)。丑~。
  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6. 姓。
净土(浄土)jìng tǔ
佛教语。佛所居住的无尘世污染的清净世界。一名佛土。多指西方 阿弥陀佛 净土。 南朝 宋 谢灵运 《净土咏》:“浄土一何妙,来者皆菁英。” 唐 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浄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禪机玄妙,法流浄土,一似莲开朵朵。”  ——《漢語大詞典》
落 là/luò/lào《國語辭典》

落 [ luò ]

  1. 脱落、凋坠。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一四:「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宋·秦观〈一斛珠·碧云寥廓〉词:「江山满眼今非昨,纷纷木叶风中落。」
  2. 掉下、降低。如:「落泪」、「落价」。唐·李商隐〈常娥〉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 陷入、掉入。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晋书·卷五四·陆云传》:「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
  4. 除去。唐·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宋史·卷三○四·刘师道传》:「几道既擢第,事泄,诏落其籍,永不预举。」
  5. 掉在后面。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6. 衰败。如:「衰落」、「家道中落」。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
  7. 停留。如:「落脚」、「话音未落」。唐·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诗:「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
  8. 留下。如:「落款」、「不落痕迹」。
  9. 得到。《红楼梦·第三四回》:「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
  10. 归属。如:「重担落在谁身上?」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
  1. 掉下的、凋零的。如:「落英缤纷」。唐·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2. 余留的。《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我只当做个老丫头,情愿以大作小,服事你终身。拾些残头落脚,量不占住你正扇差徭,一举两得,可好么?」
  3. 稀疏、冷清的。如:「寥落」、「疏落」。《史记·卷一二○·郑当时传》:「家贫,宾客益落。」
  4. 伶俐。如:「俐落」。
  1. 人所聚居的地方。如:「村落」、「部落」。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2. 停留、停顿的地方。如:「下落」、「著落」。
  3. 量词。计算成堆成叠物品的单位。如:「一落书」、「两落碗」。
  4. 姓。如汉代有落闳。

落 [ là ]

  1. 遗漏、忘记。如:「丢三落四」、「我的皮匣子落在家里了。」
  2. 掉在后面、跟不上。如:「我们一伙人登山,他总是落在后头。」

落 [ lào ]

  1. 参见「落子」、「莲花落」等条。
  1. 降落。如:「鸟儿落在树上。」
  2. (一)​之又音。
花深
宋 孙觌 清明日与范季实诸人过胥泽民别墅小集二首 其一 水满双飞白鹭,花深百啭黄鹂。
宋 范成大 次景琳录事赠别韵 高城五岭花深处,短棹三江木落初。
明 杨基 长沙杂咏三首 其一 花深众禽寂,格格啼山鹧。  ——《骈字类编》
四寸
诗鱼丽于罶鲿鲨传庶人不数罟罟必四寸然后入泽梁 周礼考工记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故仪礼士丧礼髺笄用桑长四寸纋中注长四寸不冠 也 尔雅桃枝四寸有节注今桃枝节间相去多四寸丘家语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 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四方之诸侯则焉黄管子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 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四老子中经丹田之中中赤左青右黄上白下黑方圆 寸之中所以在脐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故曰四寸  ——《骈字类编》
冥目 míng mù
(1).闭上眼睛。 明 方孝孺 《答胡怀秀才》:“诸生讲授经义毕,輒冥目危坐。”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又闻浄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
(2).指死。《南史·虞寄传》:“愿将军留须臾之虑,少思察之,则冥目之日,所怀毕矣。”  ——《漢語大詞典》
观想(觀想)guān xiǎng
反观回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 竇旭 ﹞忽然醒寤,则返照已残。冥坐观想,歷歷在目。”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神驰(神馳)shén chí
心神向往。谓思念殷切。 明 张居正 《答中溪李尊师论禅》:“《三塔图説》披览一过,不觉神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偶会友人之葬,见二八女郎,光艷溢目,停睇神驰。” 孙中山 《致黄兴书》:“临纸神驰,祈公即日言旋,慎勿以 文 为孟浪而菲薄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