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窗中青蛾女,正为青春愁。

贺铸宋代〕《和杜仲观青字诗二首之一丙寅四月京师赋

青袍少年子,独出青门游。
逢人少青眼,凝笑望青楼。
窗中青蛾女,正为青春愁。
心事属青鸟,青骢能少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窗中青蛾青春

窗中
唐 王建 织锦曲 窗中夜久睡髻偏,横钗欲堕垂著肩。
唐 李端 题从叔沆林园 阮宅閒园暮,窗中见树阴。
唐 张乔 题友人林斋 簟冷窗中月,茶香竹里泉。
唐 黄滔 故山 水从井底通沧海,山在窗中倚远天。
《韵府拾遗 东韵》:魏书孝文昭皇后传后幼曾梦在堂内立而日光自窗中照之灼灼而热后东西避之光犹斜照不已如是数夕温庭筠诗窗中草色妒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骈字类编》
青蛾 qīng é
(1).青黛画的眉毛;美人的眉毛。 南朝 宋 刘铄 《白紵曲》:“佳人举袖辉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 唐 杜甫 《一百五日夜对月》诗:“仳离放红蕊,想象嚬青蛾。” 清 姚鼐 《送胡豫生之山西》诗:“緑尊满捧青蛾低,美人壮士各有思。”参见“ 黛眉 ”、“ 蛾眉 ”。
(2).借指少女、美人。 前蜀 韦庄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诗:“却愁宴罢青蛾散, 扬子江 头月半斜。” 宋 晏殊 《木兰花》词之七:“炉中百和添香兽,帘外青蛾回舞袖。” 宁调元 《无题集元人句》:“唤取青蛾对酒歌,思归无路欲如何。”  ——《漢語大詞典》
女 nǚ/rǔ《國語辭典》

女 [ nǚ ]

  1. 女子,与「男」相对。如:「才女」、「男女平等」。《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晋书·卷九七·四夷传·南蛮传》:「贵女贱男,同姓为婚。」
  2. 女儿。如:「生儿育女」。唐·杜甫〈兵车行〉:「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3.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四颗星。《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怀帝永嘉六年七月,荧惑、岁星、太白聚牛、女之间。」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女性的、雌性的。如:「女道士」。《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崔绍》:「畜一女猫,常往来绍家捕鼠。」
  2. 幼小、柔弱。《诗经·豳风·七月》:「猗彼女桑。」

女 [ rǔ ]

  1. 你。《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同「汝 」。
  1. 姓。如商代有女方。

女 [ nǜ ]

  1. 将女儿许配给他人。《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姑。」《聊斋志异·卷六·江城》:「临江高蕃,少慧,仪容秀美。十四岁入邑庠,富室争女之。」
正 zhèng/zhēng《國語辭典》

正 [ zhèng ]

  1. 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如:「正道」、「正路」。
  2. 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3. 精纯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4. 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5. 与「副」相对。如:「正本」、「正刊」。
  6. 与「偏」相对。如:「正门」、「正厅」。
  7.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1. 修改错误。如:「修正」、「订正」、「纠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2. 整理。《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3. 分析、明辨。《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1.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北史·卷七○·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2.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如:「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1. 长官、主事者。如:「里正」、「村正」。《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
  2.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正 [ zhēng ]

  1. 参见「正月 」条。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青春 qīng chūn
(1).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王逸 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明 刘基 《风入松》词:“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 李大钊 《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
(2).指青年时期;年纪轻。《文选·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予涉素秋,子登青春。” 李善 注:“青春,喻少也。”《文苑英华》卷二二五引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 宋 苏轼 《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诗:“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 清 李渔 《巧团圆·伤离》:“怎当的狂风怒波掀翻爱河,便是青春少年,少年也愁难过。” 柔石 《二月》一:“我恐怕和在师范学校时大不相同,你是还和当年一样青春。”
(3).指年龄,年岁。 唐 司空曙 《送曹同椅》诗:“青春三十餘,众艺尽无如。”《水浒传》第六三回:“‘将军青春多少?’ 关胜 答道:‘小将三旬有二。’” 清 李渔 《意中缘·拒约》:“你如今的青春也不小了,早些相中一个才郎。”
(4).喻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 刘大白 《春底复活之群》诗:“只要人心活着,青春总有来时。”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七:“她没有过青春,而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希望。” 白桦 《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诗:“谁说您把青春献给了战斗而没有子女呢?您是世界上子女最多的人。”
(5).酒名。 明 徐渭 《挽陈君之配蒋》诗:“ 陈 君辖我饮青春, 焦革 贤闺酿絶伦。”  ——《漢語大詞典》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1.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