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华灯耿翠箔,瑶花擢春丛。

贺铸宋代〕《宿宝泉山慧日寺

日入不遑息,驱车更之东。
回蹊出蒙密,解袂迎长风。
风从何许来,历历江南钟。
顿辔阿兰若,虚庭月正中。
流萤逗深竹,白鸟巢青松。
华灯耿翠箔,瑶花擢春丛。
绝境美清夜,怳非尘界逢。
惜无一樽酒,幸与之子同。
明发即南北,浮生两飞蓬。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华灯翠箔瑶花春丛

华灯(華燈)huá dēng
亦作“ 华鐙 ”。 雕饰精美的灯;彩灯。《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鐙错些。” 朱熹 集注引 徐铉 曰:“锭中置烛,故谓之鐙。华谓其刻饰华好或为禽兽之形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  ——《漢語大詞典》
耿 gěng《國語辭典》

耿 [ gěng ]

  1. 明亮的、光大的。如:「耿月」。《书经·立政》:「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
  2. 正直不阿的。如:「耿介」、「耿直」。唐·韩愈〈南山诗〉:「参差相叠重,刚耿陵宇宙。」
  3. 悲伤、悲痛。《梁书·卷二七·殷钧传》:「知比诸德,哀顿为过,又所进殆无一溢,甚以酸耿。」
  1. 照耀。《国语·晋语三》:「若入,必伯诸侯以见天子,其光耿于民矣。」宋·陆游〈西村〉诗:「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1. 姓。如汉代有耿寿昌。
翠箔 cuì bó
绿色的帘幕。 唐 温庭筠 《酒泉子》词:“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后蜀 毛熙震 《木兰花》词:“掩朱扉,钩翠箔,满院鶯声春寂寞。” 宋 陆游 《梦至成都怅然有作》诗:“春风小陌 锦城 西,翠箔珠帘客意迷。”  ——《漢語大詞典》
瑶花 yáo huā
见“ 瑶华 ”。  ——《漢語大詞典》
擢 zhuó《國語辭典》

擢 [ zhuó ]

  1. 拔取、抽取。宋·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蔚鵞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
  2. 提拔、选用。《战国策·燕策二》:「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文选·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3. 耸起。《文选·张衡·西京赋》:「径百常而茎擢。」唐·韩愈、孟郊〈纳凉联句〉:「熙熙炎光流,竦竦高云擢。」
  4. 赚取。《醉醒石·第八回》:「他在礼部前,见人与人写扇儿擢钱,他也去写,不弱于人。」
春丛(春叢)chūn cóng
春日丛生的花木。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叙温鬱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 唐 许敬宗 《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学嚬齐柳嫩,妍笑发春丛。” 宋 欧阳修 《蒙谷》诗:“一径崎嶇入谷中,翠条红剌罥春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