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闻道金銮召对,风采动朝班。

赵文宋代〕《八声甘州·记年时

记年时、快马上青云,而今衮衣还。问公归何有,春风万斛,散满人间。闻道金銮召对,风采动朝班。宰相从来有,几个朱颜。梅雨槐风清润,正台星一点,光照龙湾。赴经纶馀暇,按行紫芝山。念江南、民生何似,把囊封、奏上九重关。须信道,济时功行,便是仙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闻道金銮召对风采朝班

闻道(聞道)wén dào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漢語大詞典》
金銮(金鑾)jīn luán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昨日金鑾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輭。”
(2).见“ 金鑾殿 ”。
(3).翰林学士的美称。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仲则金鑾之英,季则蓬山之选。” 宋 梅尧臣 《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玉兔精神怜已久,金鑾人物世无双。”《文献通考·职官八》:“前朝因 金鑾坡 以为门名,与翰林院相接,故为学士者称金鑾以美之。”
(4). 白居易 女儿的名字。后借指幼女。 唐 白居易 《金銮子晬日》诗:“行年欲四十,有女曰 金鑾 。”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古人如 昌黎 志女 孥 之壙, 乐天 哀 金鑾 之辞,有此鬱伊,无此悱惻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吴兴 幼女 严静 甫九龄,善书,兼工墨竹。 莆田 吴荔娘 题云:……晴窗书破洪儿纸,谁识金鑾未十龄。”  ——《漢語大詞典》
召对(召對)zhào duì
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宋 苏辙 《谢除中书舍人又表》:“一封朝奏,夕闻召对之音;众口交攻,终致南迁之患。” 明 高启 《西清对雨》诗:“坐咏西清暇,君王召对稀。”《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及至他得了讲官,大考起来,渐次升到国子监祭酒,便累蒙召对。”  ——《漢語大詞典》
风采(風采)fēng cǎi
(1).风度、神采。多指美好的举止态度。《汉书·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新唐书·萧遘传》:“﹝ 遘 ﹞风采峭整,天子器之。” 元 萨都剌 《过鲁港驿和酸斋〈题壁〉》:“ 吴 姬《水调》新腔改,马上郎君好风采。”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他觉得她服装很潇洒,风采也能动人。”
(2).泛指景象和事物的面貌格调。《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御史臺﹞今虚名仅存而纲纪不振,更加抑之,则风采苶然,无復可望矣。”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一章:“这里的火车头却完全是另外的风采。”
(3).表情;颜色。《汉书·王莽传上》:“ 莽 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郡邑守令仰望风采,陟罚臧否,在其一言。” 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看着他的闪闪发亮的眼睛和全神贯注的风采,竟使我不期然幻想起这类人物儿童时代苹果似的脸庞。”
(4).声威名望。 宋 叶适 《舒彦升墓志铭》:“ 彦升 病酷吏恣威虐而世以为有风采。” 明 李东阳 《明故监察御史张君墓志铭》:“及按 福建 ,树风采,严号令。”《明史·冯应京传》:“绳贪墨,摧奸豪,风采大著。”
(5).风俗。《文选·左思〈魏都赋〉》:“壹八方而混同,极风采之异观。” 李善 注:“《淮南子》曰:‘采俗者,所以一羣生之短脩,明九夷之风采。’ 高诱 注:‘风,俗;采,事也。’”
(6).谓广泛搜集传闻。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风采所繫,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
(7).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鬱陶,託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懌怀。”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王知慎》:“﹝ 王知慎 ﹞师於 阎 ,写貌及之,笔力爽利,风采不凡。”  ——《漢語大詞典》
动 ( 動 ) dòng
动 [ dòng ]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辄得咎。
朝班 cháo bān
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朝堂列班时,除侍奉官外,一般官品越高的班列离帝王越近。历代朝仪不一,分班情况各异。如 唐 设文武一品至五品班, 清 设文武一品至九品班。后泛称朝廷百官之列。《宋书·徐湛之传》:“显居官次,垢秽朝班,厚颜何地,可以自处。”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七:“其时官吏多逃散,朝班无几。” 清 李清 《三垣笔记附识》上:“考选故有部属,有同知,兹选俱省臺,时谓一榜尽及第,而庸陋厕朝班矣。”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当时宰辅,如 王弘 、 彭城王 义康 、 范泰 、 何尚之 ,均称信佛,皆一时名士也。而 谢灵运 、 颜延之 亦列朝班。”参阅《文献通考·王礼二、三》《清文献通考·王礼一》《清续文献通考·王礼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