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紫塞 zǐ sāi
北方边塞。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秦 筑 长城 ,土色皆紫, 汉 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 唐 罗邺 《边将》诗:“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一声叱退 黄河 浪,两手推开紫塞烟。” ——《漢語大詞典》
碧海 bì hǎi
(1).传说中的海名。《海内十洲记》:“ 扶桑 在 东海 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復有 碧海 。海广狭浩汗,与 东海 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隋 薛道衡 《从驾天池应诏》诗:“驾黿临 碧海 ,控驥践 瑶池 。” 唐 李白 《有所思》诗:“我思仙人乃在 碧海 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 蓬壶 。”
(2).蓝色的海洋。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明 李梦阳 《去妇词》:“只解黄金顷刻成,那知碧海须臾变。”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他对着浮游在碧海里似的月亮,觉得自己的身子非常沉重。”
(3).指青天。天色蓝若海,故称。 宋 晁补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词:“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清 纳兰性德 《琵琶仙·中秋》词:“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漢語大詞典》
(2).蓝色的海洋。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明 李梦阳 《去妇词》:“只解黄金顷刻成,那知碧海须臾变。”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他对着浮游在碧海里似的月亮,觉得自己的身子非常沉重。”
(3).指青天。天色蓝若海,故称。 宋 晁补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词:“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清 纳兰性德 《琵琶仙·中秋》词:“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漢語大詞典》
遥 ( 遙 ) yáo
遥 [ yáo ]
- 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路~知马力。~测。~感。~控。
相望 xiāng wàng
(1).互相看见。形容接连不断。极言其多。《左传·昭公三年》:“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新唐书·王鉷传》:“天子使者赐遗相望,声焰薰灼。” 茅盾 《子夜》九:“武装巡捕,轻机关枪摩托脚踏车的巡逻队,相望不绝。”
(2).对峙;相向。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 明 何景明 《何子·策术》:“ 齐 之与 秦 东西相望,尝并帝而敌体。”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 怀苏亭 ,在 禾城 东, 宋 时建,与 苏小小 墓相望,故名。”
(3).相去,相距。 宋 苏轼 《送杨孟容》诗:“相望六十里,共饮 玻瓈江 。” 宋 苏辙 《高安青词》之一:“重以兄 軾 平生悻直,仇怨满前,流窜海滨,日虞瘴癘,以至坟墓隔絶,父子分离,相望万里,患不相救。”
作宰相的声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陈祖皋》:“都諫有己丑春秋房门生二人,时同在词林显重,并有相望。” ——《漢語大詞典》
(2).对峙;相向。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 明 何景明 《何子·策术》:“ 齐 之与 秦 东西相望,尝并帝而敌体。”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 怀苏亭 ,在 禾城 东, 宋 时建,与 苏小小 墓相望,故名。”
(3).相去,相距。 宋 苏轼 《送杨孟容》诗:“相望六十里,共饮 玻瓈江 。” 宋 苏辙 《高安青词》之一:“重以兄 軾 平生悻直,仇怨满前,流窜海滨,日虞瘴癘,以至坟墓隔絶,父子分离,相望万里,患不相救。”
作宰相的声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陈祖皋》:“都諫有己丑春秋房门生二人,时同在词林显重,并有相望。” ——《漢語大詞典》
下视(下視)xià shì
(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漢語大詞典》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漢語大詞典》
凫鸭(鳧鴨)fú yā
(1).水鸭。 宋 孔武仲 《汴河》诗:“时登絶逕步榆柳,或面荒陂看鳧鸭。” 宋 苏辙 《赵少师自南都访欧阳少师于颍州留西湖久之作诗献阳公》:“棹进鳧鸭乱,乐作虫鱼惊。”
(2). 北魏 所定官号。指诸曹走使。《魏书·官氏志》:“每於制定官号,多不依 周 汉 旧名,或取诸身,或取诸物,或以民事,皆拟远古云鸟之义。诸曹走使谓之鳧鸭,取飞之迅疾。” ——《漢語大詞典》
(2). 北魏 所定官号。指诸曹走使。《魏书·官氏志》:“每於制定官号,多不依 周 汉 旧名,或取诸身,或取诸物,或以民事,皆拟远古云鸟之义。诸曹走使谓之鳧鸭,取飞之迅疾。” ——《漢語大詞典》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名-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陂塘 bēi táng
池塘。《国语·周语下》:“陂塘污庳,以钟其美。” 韦昭 注:“畜水曰陂,塘也。” 唐 韩愈 《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筑堤扞 江 长十二里,疏为斗门,以走潦水……灌陂塘五百九十八,得田万二千顷。” 清 曹寅 《闻蛙》诗:“南园旧经行,陂塘盛藻荇。”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三:“墙内全是花树,掩映着矮矮几间屋,并且陂塘很多,而陂塘里多种荷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