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六月火光衣上生,斋心寂听潺湲声。

鲍溶唐代〕《周先生画洞庭歌

江南客,水为乡,舟为宅,能以笔锋知地脉。
闲分楚水入丹青,不下此堂临洞庭。水文不浪烟不动,
木末棱棱山碧重。帝子应哀窈窕云,客人似得婵娟梦。
六月火光衣上生,斋心寂听潺湲声。林冰摇镜水拂簟,
尽日独卧秋风清。因游洞庭不出户,疑君如有长生路。
玉壶先生在何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六月火光衣上斋心潺湲

六月 liù yuè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漢語大詞典》
火光 huǒ guāng
火的光芒。《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宋书·五行志二》:“ 晋惠帝 永兴 元年, 成都 伐 长沙 ,每夜戈戟锋有火光如县烛。”《老残游记》第二回:“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 刘白羽 《勇敢的人》:“望着前面一团一团血一样红的火光在闪耀。”  ——《漢語大詞典》
衣上
唐 杜牧 途中一绝 镜中丝发悲来惯,衣上尘痕拂渐难。  ——《骈字类编》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1.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2.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3.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4.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5.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1.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3. 生命。如:「輕生」、「餘生」。
  4.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5.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6.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7.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8.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9.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2.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3.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4.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1.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2.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1.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斋心(齋心)zhāi xīn
祛除杂念,使心神凝寂。《列子·黄帝》:“退而閒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并序》:“有时沐肌濯髮,斋心整衣,屏妻孥,清枕簟,馨鑪以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你们两廊道众,斋心肃立;待我焚香打坐,闭目静观。”  ——《漢語大詞典》
寂 jì《國語辭典》

寂 [ jí ]

  1. 静。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元·张可久〈一 枝花·长天落彩霞套·梁州〉曲:「万籁寂,四山静。」
  2. 冷清、孤单。如:「孤寂」、「寂寥」、「寂寞」。
  1. 佛教称僧尼死亡为「寂」。如:「圆寂」。《景德传灯录·卷四·嵩岳慧安国师》:「偃身而寂。」
听 ( 聽 ) tīng《國語辭典》

听 [ yǐn ]

  1. 笑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亡是公听然而笑。」唐·劉禹錫〈說驥〉:「睹之周體,眙然視,听然笑,既而抃隨之。」
潺湲 chán yuán
(1).流貌。《楚辞·九歌·湘夫人》:“慌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唐 王涣 《惆怅》诗之十:“仙山目断无寻处,流水潺湲日渐西。” 清 秋瑾 《见月》诗:“愁见帘头月影圆,思亲空剩泪潺湲。”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崖头处处有清泉迸出,在细涧中潺湲。”
(2).不绝貌。 清 袁于令 《西楼记·错梦》:“记西楼按板,至今餘韵潺湲。”
(3).指流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 唐 罗邺 《洛水》诗:“一道潺湲溅暖莎,年年惆悵是春过。”
(4).流水声。 唐 岑参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诗:“独有南涧水,潺湲如昔闻。” 宋 王安石 《舟夜即事》诗:“山泉如有意,枕上送潺湲。” 瞿秋白 《文艺杂著·那个城》:“而在他四围静默的农田里,奔流着潺湲的溪涧。”  ——《漢語大詞典》
声 ( 聲 ) shēng
声 [ shēng ]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