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猿吟 yuán yín
猿猴长鸣。 北周 庾信 《伤心赋》:“鹤声孤絶,猿吟肠断。” 唐 杜牧 《云》诗:“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陈三立 《上元夜泛秦淮观游》诗:“夜阑茗饮倦罢去,月出何处起猿吟。” ——《漢語大詞典》
山漏 shān lòu
山中的计时器。 晋 慧要 在 庐山 立十二叶芙蓉于泉水中,因流转动,以定十二时。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释道祖附录·慧要传》。 唐 王勃 《焦岸早行和陆四》:“猨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清 汪懋麟 《再过借树园宿骋怀堂》诗:“听曲不知山漏转,临风微觉葛衣凉。” ——《漢語大詞典》
晓 ( 曉 ) xiǎo
晓 [ xiǎo ]
- 天明:~市。拂~。破~。报~。
- 知道,懂得:~畅。~得。分~。
- 使人知道清楚:~示。~谕。
萤散(萤散)
唐 王勃 焦岸早行和陆四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骈字类编》
野风(野风)
唐 戴叔伦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荡摇清管杂,幽咽野风传。
唐 白居易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 野风吹蟋蟀,湖水浸菰蒋。
唐 皮日休 太湖诗 其十七 圣姑庙 野风旋芝盖,饥乌衔椒糈。
宋 陆游 野步 野风吹惨澹,海气起嵯峨。 ——《骈字类编》
唐 白居易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 野风吹蟋蟀,湖水浸菰蒋。
唐 皮日休 太湖诗 其十七 圣姑庙 野风旋芝盖,饥乌衔椒糈。
宋 陆游 野步 野风吹惨澹,海气起嵯峨。 ——《骈字类编》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名-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姓。如清代有秋瑾。
-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